X、Y、Z、M、W五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且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Y |
Z |
M |
W |
|
|
|
A.原子半径:W>Y>Z>M>X
B.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W分别与M、Z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M4、WZ2都是原子晶体
D.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XM,沸点X2Z>XM
一种碳纳米管(氢气)二次电池原理如右下图。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 K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储存H2的碳纳米管放电时为负极,充电时为阳极 |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
C.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
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醋酸分子不可能存在于pH>7的碱性溶液中 |
B.在0.1mol/LNa2SO3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增大,c(SO32﹣)减小 |
C.0.1mol·L﹣1NH4C1溶液与0.05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 c(Cl﹣)>c(NH4+)>c(Na+)>c(OH﹣) |
D.a mol/L HCN溶液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 |
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装 置 |
![]() |
![]() |
![]() |
![]() |
结 论 |
实验室制取乙炔 |
能证明非金属性 Cl>C>Si |
分离出Cl2与KI溶 液反应生成的碘 |
白色沉淀是BaSO3 |
下列各示意图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
B.图②中曲线表示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醋酸溶液浓度的变化趋势图 |
C.图③表示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足量镁粉,产生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
D.图④为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图,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适量NaOH固体的方法 |
萨罗(Salo1)是一种消毒剂,属于芳香族含氧衍生物,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萨罗的分子式为Cl3Hl0O3 |
B.1mol萨罗与浓溴水反应,需要消耗3mol Br2 |
C.1mol萨罗发生水解,需要消耗3mol NaOH |
D.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