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各小题。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
A.漫山遍野荔枝林 | B.甘蔗扯起青纱帐 |
C.椰林婆娑菠萝香 | D.旱地麦浪大豆香 |
图中所示区域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
A.干旱 | B.湿热 | C.高寒 | D.酷寒 |
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5月底开始播出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节目,向世界展现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
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电源的负极 |
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ˉ=H2+O2ˉ CO2+2eˉ=CO+O2ˉ |
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 |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
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已知转化过程中的反应为 [MCr=52,M(FeS04·7H2O)=278]
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的含量为28.6 g/L,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B.若用绿矾(FeS04·7H2O)作还原剂,处理1 L废水,至少需要458.7g |
C.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6 |
D.2V正(CrO42-)= V逆(Cr2O72-)时,反应处于平衡态 |
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X与Z同主族,Y和氢元素同主族,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 |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 >r (X) |
C.Y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
D.W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 mol/L的CH4和 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CO与H2的物质的量比为1:1 |
B.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1<p2<p3<p4 |
C.1100℃,p4条件下,该反应10 min时达到平衡点X,则ν(CO2) = 0.008 mol•L-1•min-1 |
D.随着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B.图2表示常温下,等量锌粉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滴加CuSO4溶液的为虚线) |
C.图3表示 KNO3 的溶解度曲线,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