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两首词作,完成小题。(6 分)
【甲】《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乙】《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①,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②,只恐双溪舴艋舟③,载不动许多愁。
[注] 这首词是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此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
①“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②“拟”,准备、打算。③“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乙】首词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 相见欢》)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古诗文阅读
(一)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阅读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一诗,完成第6题。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从这首诗内容看,“万事非”中的“万事”是指哪些事?(2分)
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不少表现手法?写出其中一种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
阅读白居易的《夜雪①》,完成后面题目。
已讶衾②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释: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这一场夜雪的景色的。
请分析“时闻折竹声”一句所包含的意蕴。
阅读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放飞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诗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两句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古诗文阅读。(4分)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①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①陂:山坡
这首诗中、等景物组成了一幅山村生活,这里显得、。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