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取得重大进步,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材料二:但同时也存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和谐的音符,如:2014年8月,上海东方卫视曝出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快餐连锁企业供应商上海福喜公司使用过期劣质肉的震惊黑幕。上海食药监管部门已经查封供应商。并要求上海所有肯德基、麦当劳问题产品全部下架。为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发布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各地政府制定食品安全的应急预案,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理由。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丽江、平遥等古城倍受游客青睐,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有的地区受其启发,也投入巨资,在现存历史遗迹基础上大拆大建,完全复建一座古城。
材料二 有专家认为,复建古城的初衷应是文物保护和利用,不能只把拉动经济增长作为目的。如果复建的古城表面上宏伟、漂亮,但破坏了现存文物及周围环境,失去了文化底蕴和内涵,游客是不喜欢去看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复建古城。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对比

注: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式影响城镇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平均26.1%的工业化率带动了50.9%的城镇化率。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四化”的同步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说明“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相对应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材料二 2003年9月19日,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张丽莉等54名同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王凤进等265名同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全国道德模范是当代中国的道德标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怀,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为人品格,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彰显了人间大爱,展现了人性大美,感动了全社会,温暖了全中国。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必将激励人们传播正能量,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分析怎样实现中国梦。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为公民如何发挥道德正能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然而,当今“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 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二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代表递交提案,建议将“勤俭节约”纳入基本国策,坚持不懈地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不断提升公民的节约意识,使之成为公民基本的道德准则,自觉提高道德素养。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部署,以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加强文化的交流传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实施名家大师培训工程,造就一批文化领军人物。
材料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有人认为,国际关系就是文化关系,文化冲突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所作出的部署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简评“国际关系就是文化关系,文化冲突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的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