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2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
B.大军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
C.闻有笺谏璋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推辞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为治中从事臣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B.杨怀、高沛,璋名将鹏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
C.先主当璋北征汉中亲故多劝余长吏(《归去来兮辞》)
D.伐人之国以为欢我决起飞,枪榆枋而止(《逍遥游》)

找出与“为流矢所中”的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C.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逍遥游》)

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供他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滕王阁序》)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捋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
(节选自《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稍有改动)
【注】①兼卫尉:官职名;②东昏:侯爵名;③直阁:官职名。④率素:朴素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年于墓侧庐:居住
B.起家著作佐郎,不拜:拜谢
C.出告面反:同“返”,回来
D.稷醉后言多怨辞于色形:显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每剧累夜不寝②置杯焉
B.①闻玮清调②天下笑者
C.①与彭城刘绘俱待礼②不赂者赂者丧
D.①论者荣②羡长江无穷

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张稷“孝性”“率素”的一组是

A.①每剧则累夜不寝 B.①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
②张公可畏 ②臣兄弟无名称
C.①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D.①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②下车存问遗老 ②稷单装径还都下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张稷幼年时就有孝顺的品德,母亲去世后,他忧伤过度,.终身不再听母亲弹奏过的乐曲《清调》。
B.张稷性格随便,担任县官时,平时不问政事,但在山贼作乱之时,能够保全一县平安。
C.作为臣子的张稷在君王面前不卑不亢,敢于争论,深得武帝的喜爱。虽然有人弹劾张稷不是忠贞之臣,但武帝并没有相信。
D.张稷为官明达,为人宽厚,做太守时政事深得民心,以宽恕被人称道。

将上面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②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③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

阅读下面的文占文,完成后面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①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②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扬州鹾贾③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解。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 霨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日御览集。
迁刑部尚书。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徐起龙为曹氏所诬。则释起龙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杀人论重辟,士祯日:“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改缓决,入奏,报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太医院官,索债殴毙负债者。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瞻徇夺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失之纤仄。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取司空图“味在酸成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
注:①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②海寇:郑成功③鹾(cuó)贾:盐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扬州鹾贾课数万逋:拖欠 B.王五及谦并死论:讨论
C.索债殴毙负债者坐:犯罪 D.标示趣,自号渔洋山人 指:通“旨”,意旨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士祯募款代输之,事解问今是何世,不知又汉
B.则释起龙罪曹我尝跂望矣
C.士祯瞻徇夺官申之孝悌之义
D.宗钟惺,失之纤仄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翻译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为现代汉语
(1)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2)按治通海寇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
请根据文言内容,简要概括王士祯的是怎样为官、为学的。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审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①,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自警焉。(选自《居士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远而存也弥:久长
B.不见于可也言:著作
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荣华:茂盛
D.稍稍见称于人稍稍:渐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归腐坏渐尽泯灭而已河内凶,则移其民河东
B.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散亡磨灭吾尝终日思矣
D.亦因自警焉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欧阳修认为古之圣贤能“不朽而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是怎样一种关系,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8处)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万物咸睹,靡不兼载。厥谊不昭,爰明以喻。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
(选自许慎《说文解字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岳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与将军忤。居年余,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使,殚心民事。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
嘉庆四年,特起授山东布政使。未几,擢江苏巡抚。清介自矢,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禁游船声伎,无事不许宴宾演剧,吴下奢俗为之一变。疏陈漕弊,略曰:“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米数之盈绌,米色之纯杂,竟置不问。旗丁领运,无处不以米为挟制,即无处不以贿为通融。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收。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诏嘉其实心除弊。
八年,入觐,以疾留京,署礼部侍郎。会孝淑皇后奉移山陵,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寻命解署职,遂卒。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赐恤如例。
无子,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故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以起家清贫,留赡其妻;妻殁,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异数也。妻亦严正,起为巡抚时,一日亲往籍毕沅家,暮归,饮酒微醺。妻正色曰:“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起谢之。及至京,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妻纺绩以终。吴民尤思其德,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谓可继汤斌云。(节选自《清史稿》)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将军忤。忤:抵触
B.旗丁及漕运仓场 俾:使
C.京漕积习相因:沿袭
D.会疏措语不经坐:居留,停留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岳起“廉洁”的一组是( )
①行勘圩堤,落水致疾②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
③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④以起家清贫,留赡其妻
⑤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⑥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 ③⑤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归有光
公讳宪卿,字廉甫。世居苏州昆山之罗巷村,以耕农为业,父始入居县城。山阴萧御史鸣凤奇其姿貌,曰:“是子他日必贵,吾无事阅其卷矣。”选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历迁郎中。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江右田土不相悬,而税入多寡殊绝。巡抚傅都御史议均之。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折衷,最为简易。
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临清。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清。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人情恇惧,公处之宴然。或为公地,欲移任。公曰:“讵至于此?”境上屯兵数万,调度有方,虏亦竟不至。师尚诏反河南,至五河,兵败散,独与数骑走莘县,擒获之。在镇三年,商民称其简静。瓯宁李尚书自吏部罢还,所过颇懈慢。公劳送礼有加,李公甚喜,叹曰:“李君非世人情,吾因以是识其人。”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其役。奏水灾,乞蠲贷。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
公仕宦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居家。山东获贼,湖广营造,东南平倭,累有白金文绮之赐。而提督采运之擢,旨从中下,盖上所自简也。公事母孝谨。每巡行,日遣人问安。还,辄拜堂下。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膳。
在江陵,有所使吏迟至。公问其故,言:“方食市肆中,又无马骑。”故事,台所使吏廪食与马,荆州夺之。公曰:“彼少年,欲立名耳。”竟不复问。所居官,廉洁不苛。采办银无虑数百万,先时堆积堂中,公绝不使入台门。第贮荆州府,募召商夷,赏购过当,人皆怀之。故总督三年,地穷边裔,而民夷不惊。以是为难。
余与公少相知,诸子来请撰述。因就其家得所遗文字,参以所见闻,稍加论次,上之史馆。谨状。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凑:会合、聚集
B.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拊循:安抚、抚慰
C.盖上所自简也简:简缩、精简
D.稍加论次,上之史馆论次:论定编次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耕农为业臣供养无主
B.税入多寡殊绝渔父见问之曰
C.公处宴然三五夜,明月半墙
D.吾以是识其人宾客至蔺相如门谢

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李宪卿一身廉洁为政不苛的一组是()
①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②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折衷
③累有白金文绮之赐④“彼少年,欲立名耳。”竟不复问
⑤公绝不使入台门⑥募召商夷,赏购过当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公祖上世代居住乡村,历以耕种为业,至其父方始迁入县城居住,山阴萧御史为李公的姿容相貌所惊奇,对他很是赞赏,认定此人日后必定显贵。
B.李公任临清兵备之职时,面对人心惶惧的局势,毫不畏惧,泰然处之,拒绝了他人所作的调任安排,采取措施积极防御,调度得法,最终俘获了虏帅。
C.李尚书自吏部被罢官还乡,沿途所到之处对他均怠慢无礼,惟李公的态度和行为与众不同,以礼迎送,倍加热情,李尚书非常高兴,内心赞叹不已。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而成,从中可见李公的为人为官之道。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清。
(2)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其役。
(3)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