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到实验室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有以下器材:
待测电源(电动势未知,内阻约为2 ):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o; 多用电表一只;电压
表两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该同学首先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电源的电压,电表指针和选择开关分别如图所示,则该电表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V;
②为较准确地测量该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并同时测出定值电阻Ro的阻值,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用U1、U2、1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1、U2、I的一系列值。并作出下列三幅U---I图线来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计算电源电动势、内阻以及定值电阻Ro的值。
其中,可直接算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图是____________,可直接算出定值电阻Ro的图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中定值电阻的测量存在误差,造成这一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A.由电压表V1、V2分流共同造成 |
B.由电压表V1、V2分流及电流表分压共同造成 |
C.只由电压表V2分流造成 |
D.由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分压共同造成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小车右侧与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小车在木板上向左运动。下图给出了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1)根据纸带可以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v1=____▲_____m/s,v2=___▲_____m/s,v3=___▲_____m/s,v4=____▲_____m/s,v5=___▲_____m/s。(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2)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_m/s2。(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
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
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打点计时器,C为弹簧测力计,P为小桶(内有沙子),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水平放置,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1)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零点,顺次选取一系列点,分别测量这些点到零点之间的距离x,计算出它们与零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v2=v2-v02,弹簧秤的读数为F,小车的质量为m,然后建立△v2—x坐标系,通过描点法得到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乙所示,则这条直线的斜率的意义为___________.(填写表达式)
(2)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4 kg,结合图像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
(3)另一名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合外力F(弹簧秤读数)的关系图像,但由于忘记了平衡摩擦力,则他得出的结论是()
将两个相同的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A1和A2,A1的量程是0.6 A,A2的量程是3 A.测得灵敏电流计的内阻为Rg=200Ω,表头显示其满偏电流为Ig="1" mA.
(1)要完成电流表A1的改装,需要给灵敏电流计_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
(2)将电流表A1、A2改装成功后,一位同学欲进行以下操作,则将会看到的实验现象是:若将两表串联起来接入电路,A1指针偏角_______A2指针偏角(填大于、小于、等于)
若将两表并联起来接入电路,A1指针偏角_______A2指针偏角(填大于、小于、等于)
有以下可供选用的器材及导线若干条,要求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出待测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A.待测电流表A0:满偏电流约为700~800μA、内阻约100Ω,已知表盘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
B.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0.1Ω.
C.电压表V:量程3V、内阻3k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0Ω.
E.电源E:电动势约3V、内阻约1.5Ω.
F.开关S一个.
(1) 根据你的测量需要,在B.(电流表A)和C.(电压表V)中应选择.(只需填写序号即可)
(2) 在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3) 测量过程中,测出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流表A0的指针偏转了n格,可算出满偏电流IAmax =,式中除N、n外,其他字母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