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CD中,延长AB到E,延长CD到F,使得BE=DF,试猜测AC与EF有什么关系,并加以证明.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中学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党史知识竞赛,从中任取2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进行统计,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组别 |
成绩范围 |
频数 |
|
|
2 |
|
|
|
|
|
9 |
|
|
|
(1)分别求 , 的值;
(2)若把每组中各学生的成绩用这组数据的中间值代替(如 的中间值为 估计全校学生的平均成绩;
(3)从 组和 组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这2名学生都在 组的概率.
(1)计算: .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交于 和 两点,与 轴交于 ,对称轴为直线 ,直线 经过点 ,且与 轴交于点 ,与抛物线交于点 ,与对称轴交于点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 的值;
(2)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以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直线 上有 、 两点 在 的左侧),且 ,若将线段 在直线 上平移,当它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四边形 的周长会达到最小,请求出周长的最小值(结果保留根号).
如图, 的半径为1,点 是 的直径 延长线上的一点, 为 上的一点, , .
(1)求证:直线 是 的切线;
(2)求 的面积;
(3)点 在 上运动(不与 、 重合),过点 作 的垂线,与 的延长线交于点 .
①当点 运动到与点 关于直径 对称时,求 的长;
②当点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 取到最大值,并求出此时 的长.
如图,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
点 和 ,与 轴交于点 .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在 轴上取一点 ,当 的面积为3时,求点 的坐标;
(3)将直线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直线 ,当函数值 时,求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