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其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孙中山
材料三 :因念中山先生一生,为平民的,为大众的,……而惟其爱民众、信民众也,故逝世之后,民众哀而慕之,十四年在北京送殡之数十万人,皆自动参加,非受人招致者也。
——《送灵后之感想》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先生用来指导革命的什么思想?从图中你可以发现当时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孙中山先生为完成“北伐之目的”,在培养军事人才方面他创办哪所军校?
(3)材料三中指出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民众哀而慕之。 请你举出一例他的革命事迹来证明他值得人民这么做?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哪些革命精神?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如图1、2

(1)根据图1、2,分别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为什么李鸿章会说这些话?
材料二:(洋务运动)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正是这几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 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3)材料二作者认为洋务运动构成了近代化的最初一小步,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是指哪件事?
(2)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 化”方面分别做了哪些尝试?
材料二:

(3)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什么?
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4)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5)综上所述,19世纪中后期,你认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有哪些特点?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请你分别说出这三幅图片的宗教名称和创立者?
(2)说出哪一种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并举出中国这种宗教的一位著名人物?
(3)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既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必须向国家服劳役或纳布代替服役,还必须向国家交土特产。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的什么内容?
(3)这一历史事件对该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再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

(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献?它确立了什么原则?该文献的颁布使英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出自法国的什么文献?由什么机构颁布的?为什么说它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材料三体现了美国三个机构之间怎样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