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为九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专题活动学案,请你跟他一起完成吧。
(1)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定义。
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
——百度百科
(2)理论与实践
理论来源: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历代实践:
①建立于秦朝:
②巩固于西汉:
③完善于隋唐:
④强化于明清:
(3)评价
⑤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评价这一制度的利弊。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 我国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三十七年前甲午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 晚上十点半, 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1)材料一是对哪一事件的描述?该事件的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抗战进入了什么阶段?"黄海之役"中英勇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的抗战进入了什么阶段?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 国共两党正式建立了什么战线?说出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名称。
材料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9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 "经过长达 8 年的全国抗战……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并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签署《独立宣言》 攻占巴士底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两个事例。"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始于哪次会议?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是指什么?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 "贞观之治" 昌盛局面, 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 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开元" 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材料三 15 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各种宗教建筑各有特点,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宗教文化。下列建筑与所对应的宗教正确的是()
A. | ①②④ | B. | ②③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
--摘自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有哪些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问世,请各举一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项发明,使"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3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自由的,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在叛乱各州,奴隶从现在也就是1863年1月1日起成为自由人并可应征入伍。
--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哪次战争期间颁布的?这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四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
美国 |
德国 |
日本 |
世界 |
|
外貌缩减 |
46.2% |
40.6% |
8.4% |
1∕3 |
工业下降 |
70% |
69.1% |
50% |
2∕3 |
失业人数 |
1700万 |
476万 |
300万 |
近3000万 |
(4)面对上述经济状况,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如何应对的?有人说,美国的应对措施改变了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关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这种新的关系。
材料五 据下图和资料显示,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
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
(5)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铭记历史,拒绝战争,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 "两大集团纷纷扩军备战,给世纪(20世纪)初的世界蒙上了战争的阴云,战争的气息随着争夺的升级而越来越浓。"
(1)文中的"两大集团"是指什么?哪一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1931-1937年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材料二见下图
(2)密电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密电反映了蒋介石怎样的态度?导致了什么后果?
材料三埃德加·斯诺,在(北平)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时,他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军队撤出宛平?"
(3)埃德加·斯诺的质问针对的日军侵华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后,中国的抗战进入了哪一新的阶段?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
(4)请回答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四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五见下图
(5)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材料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