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弗吉尼亚的麦迪逊主张:“中央政府应该对地方行使绝对的控制权,才会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建立更好的秩序和各州之间的关系和谐。”为此,美国最终决定实行
A.邦联制 | B.联邦制 | C.民主制 | D.三权分立制 |
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纪念年。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但是8年后才正式建交,推动建交最有可能的因素是
A.中苏关系严重破裂 | B.“文革结束” |
C.坚持多边外交战略 | D.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大决策的推动 |
1958年10月6日,毛泽东曾向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同胞指出,台、澎、金、马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三十年了,尚未结束,……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是中国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关于上述材料解析错误的是
A.说明中央即将彻底停止炮轰金门 |
B.当时的中央重视和平统一 |
C.材料指出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不是国际问题 |
D.发布此文告时正处于中美敌对时期 |
“党是经长期残酷战争后迅速取得执政党地位的,尽管做了一些准备,但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认识。人们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新矛盾时容易照搬革命时期积累的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进而夸大阶级斗争的效果”上述材料
A.认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党地位很艰辛 |
B.揭示了个人崇拜现实因素 |
C.揭示“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根源 |
D.认为阶级斗争很重要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共662人,其中党代表165人、解放军代表71人、区域代表116人、团体代表235人、特邀人士75人。这些数据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性强 |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尚不如1946年政协会议的代表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