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小题。(共14分)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B、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4 分)
a、恢弘志士之气 (                )    b、引喻失  (                )
c、王之甚矣 (              )     d、时时而进(          )
下列各句中的“于”和“皆以美于徐公”中“于”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翻译。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 
诸葛亮和邹忌表达自己主张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比较赞同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文言文《解缙敏对》,回答后面问题。
解缙敏对
解缙尝从游内苑。上登桥,问缙:“当作何语?”对曰:“此谓一步高一步。”及下桥,又问之。对曰:“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上大说。一日,上谓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上遽曰:“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宫。”上本欲诡言以困之。既得诗,深叹其敏。
【注释】①解缙:明朝人。②内苑:御花园。③上:指明成祖朱棣。
解释文中划线字:
曰()②上大()
③上曰()④得诗()
翻译:上本欲诡言以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降金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
张元传(节选)
张元,年六岁,其祖以夏中热甚,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祖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④。元不能亵⑤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元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注释】①谦谨:谦虚谨慎。②微:稍微,稍稍。③释典: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典,佛教的典籍。④亵:指家居所穿的便服。⑤亵:轻慢,亲近而不庄重。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1)元固不肯(  )  (2) 祖其贪戏(  )
(3)诸小儿竞取而之(  )  (4)遂焉(  )
下列各句中的“以”与“其祖以夏中热甚”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以杖击其头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吾欲辱之,何以也 D.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衣以盖形,为覆其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③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④,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不应,携妻之越。居三月,悄怆而返。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归取之()(2)不得履()
(3)谓之曰()(4)越人发()
下列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欲买者屦为之也 B.有买履者徙于越
C.反归取游于不用 D.置之其坐越人跣行

翻译下列句子。
(1)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

这两则寓言故事共同包含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7分)
管晏列传(节选)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①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②死③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注释】①见:被②召忽:人名③死:为……而死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鲍叔知其 ( ) (2)管仲用()
(3)小白立为桓公 ( ) (4)吾尝三战三( )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鲍叔终善遇市(《郑人买履》)
B.常强诸侯其剑自舟中坠水(《刻舟求剑》)
C.鲍叔知一犬坐于前(《狼》)
D.生我父母齐之习辞也(《晏子使楚》)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3)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管仲因得到鲍叔牙推荐才帮助桓公成就霸业,“管鲍之交”成为后世佳话。文章中管仲动情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结合选文理解管仲为什么这样说? (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震为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所举()②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
东莱太守 ()④何无知 ( )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当之郡”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A.物外之趣 B.昂首观之
C.驱之别院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至 夜 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
翻译句子
(1)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本文表现了杨震怎样的品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