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小题。共10分。
书中自有黄金屋
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生命飞翔的羽翼。读书使人睿智,读书可以怡情,读书可以享受和丰富人类文化的成果。因此,我们应该广泛深入、持之以恒地读书。
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找来许多与治国相关的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
③“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学习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的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时代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维缜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研究共产主义理论中作出了很大贡献。
⑤“学而不思则罔。”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可见,读书能开发人类的智慧,增长知识和才干。我们只有博览群书,融会贯通,才能与时俱进。(选自星育网,有删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的?(4分)
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2分)
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⑤自然段中加线的词“消化”的含义。(2分)
学习中,你也一定有过“学而不思则罔”的体验,请联系自己的读书实践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①在我的日记本里夹着一枝枯萎的康乃馨,那是5年前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
②那年我刚从乡村到县城读书,在同学们大谈母亲节的时候,我一片茫然。从他们的谈论中我得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就是送一枝康乃馨。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很懂事了,知道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担都压在母亲单薄的肩上,供我跟姐姐上学很艰难。 我生平第一次做出决定,在母亲节的那天,我要送一枝康乃馨给劳累的母亲。我不禁为这个决定而自豪,于是,提前两周我就开始节食了。
③母亲节那天的阳光特别灿烂,中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不停,我只得小心地把花捧在胸前,生怕把它弄坏。康乃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多想此刻就让这丝清香飘到母亲的身旁,让它表达孩儿的一点心意;但母亲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我该怎样跟她说呢?经过几个小时的煎熬,总算到站了。
④下了车,还要走好长一段山路,那熟悉的村庄才映入眼帘。为了避免不知情的人笑我一个大男孩还买花,于是,我把康乃馨藏入书包里。刚到村口,恰好碰到母亲从田地里回来,背上背着沉重的柴火,手里还拿两把锄头,不用说有一把是帮父亲拿的。 中午天气很热,母亲现在才回家吃午饭,想必地里的活儿一定很多。 看着母亲疲惫的身影,想到节日中的她还是跟往常一样忙碌,我不禁鼻子一酸,连忙跑过去背柴火。母亲乍一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紧张地问道:“二娃! 怎么回来了,没钱花了吗?”我忙摇头说:“不是,我是回来看您的。”母亲这才舒展开眉头正色道:“看啥子哟, 车费蛮贵的! 看着母亲满是汗迹的脸庞,一身粗布粗布衣服、沾满泥巴的布鞋,想到此刻城里那些母亲正在孩子的陪同下逛公园,(a)我心里一阵酸涩。要不是为了送我到县城最好的学校上学,母亲也不用这么辛苦。今天是母亲节,在我看来,就算把花店的康乃馨全买来,母亲也是受之无愧的。
⑤那段时间正是农忙,到了晚上母亲才闲下来,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我刚准备把康乃馨拿来送给母亲,她却摸着我的头说:“二娃,,头发这么长了,妈妈给你剪一剪,这样又可以省下3块钱来自己用了。”我无奈地笑笑,母亲的理发技术很业余,可这十多年来,她从我头上也练出了些手艺,虽然没有城里的师傅剪得好,但笑我发型的人也确实越来越少了。看我有些不乐意的样子,父亲在一边指着自己的头插话说:“你母亲的技艺又提高了不少呢, 瞧我这片‘自留地’也放心地承包给她了。”我只好坐下,母亲一边剪一边又唠叨开了:在学校要好好学习,钱要花在刀刃上;又说今天我不应该回来,往返的车费就够我一周的生活费了……(b)我听着听着,泪水情不自禁润湿了双眼:“妈,今天是母亲节,我真的是专门回来看您的,难道这也错了吗?”母亲的剪刀在我的头上停了一会儿,我不敢回头,但是我猜想,她脸上肯定满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出乎意料地,母亲没再责怪我,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声,语重心长地说:“二娃,只要你惦记着妈就行了,咱们家不兴这个,什么母亲节,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⑥那天我最终没有把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因为从那轻轻的叹息声中,我体会到自己并未真的懂事,也没能读懂母亲的心,爱有许多种,但亲情却尽在不言中。或许对别人而言,母亲节送一枝康乃馨意味着温馨,但对于我来说却意味着不成熟。
⑦我把那枝康乃馨夹进了日记本,并在旁边写了一句话——献给深爱着我的母亲。以后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把那枝枯萎的康乃馨翻出来看看,每一次耳边都萦绕着母亲那句朴实的话:“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请为本文拟一个标题:(2分)
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分)
“我”为什么最后没有把自己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 (3分)
你赞同文中母亲说的“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的观点吗?为什么? (3分)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为你的母亲设计一则手机短信,祝她节日快乐。(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雪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①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②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诗中所表现的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美,有怎样不同的特色?(2分)
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本文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请在本文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语言赏析。(3分)
对文章中孩子们塑雪罗汉这两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写塑雪罗汉是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突出江南的雪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
B.“洁白”“明艳”“闪闪地生光”这些词语既以孩子的视角在观察雪,又融入了作者对江南雪的美好回忆。 |
C.写雪罗汉“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突出了江南雪“滋润美艳之至”的特点以及江南雪景的生机盎然柔媚多姿。 |
D.写雪罗汉,晴天消释“他”的皮肤,寒夜使“他”结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是为突出江南的雪又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①以及龟、鹤等兽像。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志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选文有删改)
①[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第③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不超过20字),再
(不超过15字),最后(不超过15字),可见该段的结构方式为。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的加点词“往往”意指大多数情况或一般情况,不能涵盖所有情况。 |
B.第②段以太和殿为例是为了说明太和殿在故宫是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 |
C.从第③、④段可看出小品建筑与大建筑的界限不明确,在建筑群中不是主要部分。 |
D.全文既说明了小品建筑几种特殊的形态,也简要介绍了小品建筑的特定文化内涵。 |
阅读下面介绍“太和殿”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太和殿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4分)
【链接材料】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节选自《故宫博物院》)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①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②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③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④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根据第①、②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说说什么是“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第③段为什么要提到《西游记》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情节?
第④段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一顺序?
第④段中画线的数字能使你对科学研究产生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面一片说明文
永远的健康守护神
①大多数人都是直到胸痛或遇到可疑的肿块时才去就医,但当这类症状出现再采取措施往往为时已晚。为了尽早发现症状,需要连续不断地监测,而这项任务或许可交给手机承担。事实上,手机连续不断发出的数据流,由健康监视系统实时接收并加以分析,有助于在症状初现时便作出诊断,从而避免病情恶化。
②手机市场上各种纯属玩弄噱头的 保健类应用泛滥成灾,但少数几个优秀系统有望帮助用户控制慢性疾病或发现危险症状。美国AliveCor 公司推出的手机心电监测装置iPhone ECG是一个塑料盒,背面有两个金属电极,当使用者用双手握住此装置或将它紧按在胸腔上时,电极即可记录心跳节律。这一即测即得的心电图数据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患者、家属及医生,提醒他们注意患者心脏节律是否异常。此装置拟于2012 年初通过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 )的 审批。该装置的开发者、生物医学工程师戴维· 阿尔伯特(David Albert )指出:“它不仅让人们及早获得警报,同时也省去了做常规心电检查的成本。”
③美国WellDoc 公司推出的糖尿病监测软件DiabetesManager 已获FDA 批准。病人只要将各种实时数据(例如血糖含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以及服用的糖尿病药物等)输入手机,该软件便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向患者推荐为保持正常血糖水平应 采取的措施(比如注射胰岛素、吃某种食物等)。2011年 9月公布的一项实验结果证明,使用DiabetesManager 的患者,对血糖含量的长期控制状况远远好于未使用该软件的患者。
④目前这些新系统基本上仍各自为战,其中许多还停留在研发阶段。但无线健康专家认为这预示着一个新时期的开端——未来的各种手机健康监测系统将会彼此配合,让用户和医生通过翔实的数据全面了解其总体健康状况。
⑤“按一下手机上的一个键并告诉它,‘我想看我的关键生理指标的实时数据’,这种即按即得的设想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美国斯克利普斯应用科学研究所所长埃里克· 托普尔(Eric Topol) 宣称。
⑥但传感技术是一大瓶颈。传统的血糖监测装置必须刺穿皮肤才能获得 着量血压的袖带、身上贴着胶布粘牢的电极满街转呢?好在更加方便的解决方案即将浮出水面。日本科学家近来发明了可以监测血糖含量的注射式荧光纤维,而托普尔则透露,未来一代以纳米微粒为基础,并且可与智能手机互动的多种传感器能够更加可靠地监测关键生理指标,最令人心动的是,它们还可以比传统方法更早地探测出抗体等疾病标志物。例如,能够探测所谓肿瘤标志物的传感器一旦发现目标便会通过手机报警,患者便可以接受预防性化疗,以防肿瘤细胞在体内站稳脚跟。此外,手机健康监测越简便,消费者便越有可能申请开通这种功能。2010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有40% 的美国人愿意支付一笔月费服务,让手机把血压、血糖或心率等健康指标发送给他们的医生。
⑦无线生命科技联盟(Wireless-Life Sciences Alliance) 副总裁保罗· 松尼尔(PaulSonnier )指出,手机健康监测功能一旦与基因分析整合起来,将方便我们及早解决健康问题。只要手机健康监视系统能发挥出潜力,它们就可以充当人类形影不离的健康卫士,在人们浑然不觉自己已身陷危险时悄悄地保护他们。文章介绍了哪两款手机?
如果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目前这些新系统基本上仍各自为战,其中许多还停留在研发阶段。 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探究的结果。
多年前,一位叫史蒂夫 乔布斯的年轻发明家突发奇想,打算让那些“毫无电脑阅历,并且也不怎么想获得这种阅历的人”体验到电脑的神奇功力,由此让我们拜托了复杂的大型计算机和冗长繁琐的命令行提示,一步跨越到让人轻松愉悦的苹果电脑和IPHONE.他的灵感永远改变了人与技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