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故事:按旧例。虏:敌人。移文:发文书。传檄:发出紧急公文。交缚:交叉缚扎。热火:点火。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公将鼓之(       )
(2)望其旗靡(     )
(3)会匈奴大入塞(       )
(4)范兵不敌(     )
用“/” 给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停顿
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⑴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
⑵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作为出色的军事指挥家,曹刿和廉范各表现出了哪些可贵品质?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2、果蔬:泛指菜肴。3、脔luán:切成块的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京师 / 色愈恭,礼愈
B.公之饭 / 舟首尾长八分有奇。
C.服而往 / 游人虽未
D.觉饥甚而不敢/ 国怀乡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其人愧甚而退”,你认为“其人”为什么会感到“愧”呢?

《出师表》节选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论其赏()(2)必能裨补漏()(3)斟酌损()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议论为主,叙事、描写、说明为辅,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B.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在于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和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
C.诸葛亮提出三条建议中,反复强调的是“广开言路(即‘开张圣听’)”。
D.文中分析形势,在于让刘禅认清蜀国处于“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从而警策他要发愤图强,修明政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驯谨②,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驯谨:顺从而谨慎。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侧然谓日 (2)孝基
(3)已望外(4)其子驯谨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孝基偷偷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
B.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遗留的财产还给他了。
C.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
D.孝基偷偷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张孝基的性格特点。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有清(凉) B.其境过清(因为)
C.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D.折蛇行(北斗星)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简答题。文章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景物和内心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上怎样的气氛?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附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征求不()②欲清净()
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