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9—l2题。(15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孰视之( )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4)时时而间进(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选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门庭若市”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
B.本文记叙了邹忌用直言进谏的方式劝说齐威王除蔽纳谏,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成为春秋五霸的故事。 |
C.本文语言朴实,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但是描写妻、妾、客的三句回答语气各不相同,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三人对邹忌的不同态度。 |
D.文章剪裁巧妙,详细地写邹忌三问谁美和向齐王进谏这两件大事,略写齐王的态度,详得具体生动,略得余味无穷。 |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齐威王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并选择你最欣赏的一种来谈谈实际生活中你将如何践行。(4分)
阅读《伤仲永》,回答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稍稍宾客其父
(4)不能称前时之闻句子翻译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仲永小时才华横溢、才智过人体现在哪三件事上?摘录文段中语句回答。
对于仲永才华衰竭的原因,你怎么看待?
不龟手之药
宋人有善为不①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②。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③,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释疑:①不龟手之药:防治皮肤冻裂的药。龟:jūn,通“皲”,皮肤受冻开裂。②以洴澼洸为事:把在水中飘洗棉絮作为职业。③难:发难,入侵。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聚族而谋曰:()②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③客得之,以说吴王:()④或以封:()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呢?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
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节选自《<庄子>故事两则》)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2)欲代子相()
(3)故不为苟得也()(4)于是鸱得腐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3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2分)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
《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文章中孟子的思想主张与《<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的思想主张有很大不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孟子与庄子思想主张的不同点。你赞同哪种思想主张?简谈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杀虎救驾
开泰五年秋,大猎,帝射虎以马驰太速矢不用发虎怒奋势将犯跸。左右辟易,昭衮舍马,捉虎两耳骑之。虎骇,且逸。上命卫士追射,昭衮大呼止之。虎虽轶山,昭衮终不堕地。伺便,拔佩刀杀之。辇至上前,慰劳良久。
(注释:跸:帝王的车驾。辟易:惊退。轶:逃。辇:帝王所乘之车。)解释加方框词语。
虎骇且逸()伺便,拔佩刀杀之()在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划上“/”,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帝射虎以马驰/太速矢/不用发虎/怒奋势将犯跸 |
B.帝射虎以马驰/太速/矢不用发/虎怒/奋势将犯跸 |
C.帝射虎/以马驰太速/矢不用发/虎怒/奋势将犯跸 |
D.帝射虎/以马驰太速/矢不用发虎/怒奋势/将犯跸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昭衮舍马,捉虎两耳骑之。虎骇,且逸。从文中找出描写陈昭衮“杀虎”过程的动词,并对陈昭衮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能看出来。
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逮捕、拘押) | B.或以钱币乞之(把他当乞丐) |
C.卒之为众人(卒,死亡;为,介词,为了) | D.借旁近与之(代词,他,指方仲永) |
翻译以下句子: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章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了作者的才能观。你认为作者的才能观是怎样的?()(2分)
A.一个人的才能全靠后天学习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
B.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成就。 |
C.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 |
D.一个人如果先天很好,即使后天不够努力,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