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一)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王子猷居山阴(节选)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意思。
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____  ②少闲人     但:________________
③即使夜乘小船之 就:________________ ④门不前而返 造: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张秀才,寿州人也。寿俗尚武,比户蓄兵器。邻人有市鸟枪归者,夜试之宅旁,猝闻号声。急往视之,有死者,则秀才子也。邻人惧,曰:“杀他人子且不可,况杀张秀才子乎!”乃率家人环跪秀才门,泣诉其故,且曰:“惟君所欲为。”秀才强忍痛,曰:“子岂敢故杀吾子哉,是吾子命当绝也。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杀吾子以报吾耶?”自具棺葬之,
无他语。
(选自徐珂《清稗类钞》)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邻人有鸟枪归者 ( )(2)率家人环跪秀才门 ( )
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杀吾子以报吾耶?
张秀才的优点是:,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他的缺点是:。(各写出一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学 ( )(2)录毕,送之 ( )
(3)媵人持沃灌 ( )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从全文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15分)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苔 痕 上 阶 绿 (2)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4分)
(1)谈笑有鸿儒( ) (2)无案犊之形( )
(3)香远清( ) (4)陶后有闻(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作者托物言志,借陋室表达了 的生活态度;《爱莲说》中,作者借莲花赞美"君子" 的高尚品质。(3分)
两篇短文都提到了前贤古人,但写法不同。请结合两篇短文的相关内容,简析写法特点及表达作用。(4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便
俨然
B.是大同
秦王唐雎曰
C.有良田美池桑竹
属也,可以一战
D.故人不独其亲
贤臣,远小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的是

A.两个文段都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但《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
B.“外户而不闭”说明作者认为在理想社会当中,盗窃和害人等坏事情不会发生。
C.“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是指儒家的理想社会。
D.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里和儒家的大同社会中老人和小孩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其真无马耶?(《马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