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出土的北魏前期的遗迹中,生产工具主要为骨镞,兼有少量的铁器。而到了太平真君年间(公元440年六月―公元451年六月),北魏太武帝下令“课畿内之民,使无牛家以人牛力相贸,垦殖锄耨”。这说明( )
A.当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交往受到限制 |
B.北方少数民族农业生产封建化的趋势 |
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其历史必然性 |
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 B.实现富国强兵 |
C.引领思想启蒙 | D.建立民主政治 |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
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四位学生对下列古今中外几位历史人物进行专题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商鞅改革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使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康有为“托古改制”,旨在宣传传统思想文化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②④ |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
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时间 |
企业数 |
工人数(人) |
产值(千卢布) |
1860 |
99 |
11600 |
7954 |
1879 |
187 |
42000 |
51937 |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