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金属活动性后,我们知道铜与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铜能否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Ⅰ: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铜片,再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无明显现象;
实验Ⅱ:对实验Ⅰ的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待试管冷却后将其中的物质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得到蓝色溶液。
{查阅资料}
(1)反应生成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为二氧化硫。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和石灰水反应。
{实验结论}
(1)在常温下,铜与浓硫酸 (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实验Ⅱ最后得到的蓝色溶液,说明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已知该反应还生成了水,请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反应,而铜与稀硫酸即使加热也不能反应,由此说明:物质的化学性质除了与物质的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 有关(填序号)。A、溶液的浓度 B、溶液的质量
(4)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兴趣小组可用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
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1)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用图片符号排序) ;
(2)负极上的气体为(填名称),该电极上收集的气体和正极上气体的体积比约为,质量比为;该反应实现了_____能向化学能的转变。
(3))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由该图示获得的信息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是,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是(填序号);
(3)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3)2个氧原子______(4)可用于高炉炼铁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5)4个钙离子
为了测定某赤铁矿(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去赤铁矿样品与一定质量的19.6%的稀硫酸在烧杯中正好完全反应,过滤实验数据如下,请回答问题:
反应前 |
反应后 |
||
烧杯和稀硫酸的质量 |
赤铁矿样品质量 |
烧杯和滤液的质量 |
|
实验数据 |
180g |
20g |
196g |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根据条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
(3)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4g水后,最终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_;
(5)制取含铁96%生铁336t,需要上述赤铁矿的质量是_________。
学校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做了“鸡蛋子稀盐酸中沉浮”的试验后,对鸡蛋仔稀盐酸中能够从底部上浮的原因总结如下(1)____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氯化钙的水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小松同学认为: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
小强同学认为:溶质是氯化钙
小付同学认为:溶质是氯化氢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2)___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3)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将反应后物质进行过后,小松同学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碎鸡蛋壳,看到了大量的气泡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小强同学取滤液少许,向其中滴加(4)_________,观察到(5)_________,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得出结论】综合小松、小强同学的实验,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
【反思与评价】小付同学6用其它药品来验证,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小付同学选择的药品是(6)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7)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