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熔点:铝>氧化铝 |
B |
某酸雨试样中加入Ba(OH)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酸雨试样中只含SO42- |
C |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黑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D |
食用加碘盐加入食醋和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下层呈紫红色 |
该食用加碘盐含有KIO3 |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 |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
C.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B.NH4Cl的电子式:![]() |
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
D.Be2+离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之比为2:1 |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H < 0 |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C.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D.加入催化剂后反应放出的热会减少 |
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 | B.铝条的表面积 | C.溶液的温度 | D.加少量Na2SO4 |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g);△H=-125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kJ/mol |
B.若转移10mol电子,则消耗2.5mol O2 |
C.若生成2mol液态水,则△H=-2512kJ/mol |
D.若形成4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