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化学]磷酸铁(FePO4·2H2O,难溶于水的米白色固体)可用于生成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实验制备磷酸铁。
(1)称取一定量已除去油污的废铁屑,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反应加热的目的是             
(2)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H2O2氧化Fe2。为确定加入H2O2的量,需先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滤液中的Fe2,离子方程式如下:

①在向滴定管注入K2Cr2O7标准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检漏、                
②若滴定xmL滤液中的Fe2,消耗a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bmL,则滤液中c(Fe2)=      mol·L—1
③为使滤液中的Fe2完全被H2O2氧化,下列实验条件控制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入适当过量的H2O2溶液
B.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搅拌
C.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D.用氨水调节pH=7

(3)将一定量的Na2HPO4溶液(溶液显碱性)加入到含有Fe3的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PO4·2H2O 。若反应得到的FePO4·2H2O固体呈棕黄色,则磷酸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上用菱锰矿(MnCO3)[含FeCO3、SiO2、Cu2(OH) 2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二氧化锰,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Mn(OH)2
Fe(OH)2
Fe(OH)3
Cu(OH)2
开始沉淀时
8.3
6.3
2.7
4.7
完全沉淀时
9.8
8.3
3.7
6.7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
回答下列问题:
(1)含杂质的菱锰矿使用前需将其粉碎,主要目的是
盐酸溶解Mn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向滤液1中加入双氧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滤液2中加入稍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以除去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将MnCl2转化为MnO2的一种方法是氧化法。其具体做法是用酸化的NaClO3溶液将MnCl2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2+□ClO3+□____=□____+□____+□____。
(5)将MnCl2转化为MnO2的另一种方法是电解法。
①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若直接电解MnCl2溶液,生成MnO2的同时会产生少量Cl2,若在上述Mn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NO3)2粉末,则无Cl2产生。其原因是

最常见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正丁醇在浓硫酸共热下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

已知:正丁醇沸点118℃,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沸点340℃,酸性条件下,温度超过180℃时易发生分解。
由邻苯二甲酸酐、正丁醇制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操作流程如下:

①向三颈烧瓶内加入30g(0.2mol)邻苯二甲酸酐,22g(0.3mol)正丁醇以及少量浓硫酸。
②搅拌,升温至105℃,持续搅拌反应2小时,保温至反应结束。
③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倒出.通过工艺流程中的操作X,得到粗产品。
④粗产品用无水硫酸镁处理至澄清→取清液(粗酯)→圆底烧瓶→减压蒸馏,经过处理得到产品20.85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②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离出产物水的目的是
判断反应已结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可能生成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填一种即可)
(3)操作X中,应先用5%Na2CO3溶液洗涤粗产品。纯碱溶液浓度不宜过高,更不能使用氢氧化钠;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对产物有什么影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操作X中,分离出产物的操作中必须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5)粗产品提纯流程中采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式量是278)的产率为

化学实验装置的科学设计是实验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碳与浓硝酸反应的情况。甲同学设计了图1装置,认为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就说明碳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1)碳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甲同学的实验应该在_____中进行,才符合化学实验安全性的要求。
(2)乙同学认为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碳与浓硝酸发生反应而得,所以他认为甲同学观点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以他认为应该检验(填化学式)的产生来证明碳与浓硝酸反应。为此乙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知“0℃时四氧化二氮为液体”,从而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3)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装置的作用(结合方程式与文字表述)。
(4)C装置中出现的现象是,经检测C的溶液中还含有少量氮元素,只以NO3形式存在,写出生成该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某地煤矸石经预处理后主要含SiO2(61%)、Al2O3(30%)和少量的Fe2O3、FeO及钙镁的化合物等。某实验小组利用其提取Al(OH)3

(1)“酸浸”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提高“酸浸”时铝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2)“氧化”的目的是。检验Fe3+已水解完全的方法是
(3)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CaCO3、Mg(OH)2
(4)①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②“转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Fe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2.1和3.2,Al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4.1和5.4。为了获得产品Al(OH)3,从氧化后的溶液开始,若只用纯碱一种试剂,后续操作是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
氨气具有还原性,氨气能否象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1)实验室用装置A可快速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实验探究
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及其产物,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图如下:

(2)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3)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问题讨论
(4)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红色粉末,在酸性溶液中,Cu+能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5)在解决了问题(1)后,又有同学提出:Cu2O与CuO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到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未,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未全部变成红色粉未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
据此可推得A为,请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