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化学]磷酸铁(FePO4·2H2O,难溶于水的米白色固体)可用于生成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实验制备磷酸铁。
(1)称取一定量已除去油污的废铁屑,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反应加热的目的是             
(2)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H2O2氧化Fe2。为确定加入H2O2的量,需先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滤液中的Fe2,离子方程式如下:

①在向滴定管注入K2Cr2O7标准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检漏、                
②若滴定xmL滤液中的Fe2,消耗a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bmL,则滤液中c(Fe2)=      mol·L—1
③为使滤液中的Fe2完全被H2O2氧化,下列实验条件控制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入适当过量的H2O2溶液
B.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搅拌
C.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D.用氨水调节pH=7

(3)将一定量的Na2HPO4溶液(溶液显碱性)加入到含有Fe3的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PO4·2H2O 。若反应得到的FePO4·2H2O固体呈棕黄色,则磷酸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2013年,吉林省德惠市某公司发生火灾引发液氨泄漏并发生化学爆炸,造成重大伤亡,液氨是液态的氨气,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说明氨气具有 的物理性质,由液氨发生化学爆炸猜测氨气可能具有 的化学性质;
(2)写出上图中仪器的名称:b
(3)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择的是 ,这种发生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试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氨气的性质推测,发生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列举一条即可)。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选填字母)。
(3)实验室里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发生装置选择F,收集装置选择G。
①与B装置相比,选用F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②G装置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a、b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3)已知C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甲同学探究NO2的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该装置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发现Zn溶解,但未发现有气体逸出,同学猜想可能是因为HNO3被还原生成NH4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如何验证该猜想:_______________。
(3)重新调整HNO3浓度后,发现A中有红棕色气体逸出,设计实验,证明NO2具有氧化性(药品任意选择,合理即可)

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溶液
置于试管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NO2具有氧化性

(4)乙同学对甲的实验结果产生质疑,提出假设:
假设一:NO2氧化了SO32
假设二:HNO3氧化了SO32
问题1:假设二_____(“是”或“否”)合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问题2:若要验证NO2具有氧化性,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实验室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检验TiO2∙x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
(2)工业上可用含Fe2O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其中Ti化合价为+4价)制取,其主要流程如下:

Fe2O3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向甲溶液中加入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钛可用于制取金属钛,其步骤如下:

反应②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的气氛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