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征是我军历史上最长距离的一次行军。其中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历时1年,途经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毛泽东指出:“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
——节选《长征史料》
材料二: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的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7月8日凌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奋起抗战。
——选自中学历史教学网
请回答:
⑴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并列举一个长征故事。
⑵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列举一位抗战英雄,你是怎样理解抗战精神的?
⑶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时间和根本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
(2)图二反映了秦朝开创的什么制度?根据图二概括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
(3)反映了“百家争鸣” 中的哪家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尚父”指的是谁?他建立了哪一个诸侯国?
(2)材料二中的诸侯是哪些人?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两则材料反应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2010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活动在北京举行。感受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勿忘国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二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根据提示,填写完成下表。
时间 |
历史事件 |
结果 |
原因 |
历史意义 |
1894年 |
清政府政治腐败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民族危机加深。 |
||
1937年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日本战败投降 |
(2)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二次战役或战斗。
2010年11月2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应邀在日本民主党“国家原景研究会”就中日关系发表演讲。程大使表示,中日两国领导人在横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会晤,就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重要契机。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按照示例,完成结构图中所缺内容。(其中A处填写知识结构的主题)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首诗歌是颂扬哪位清军将领的?
(3)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他们开展了哪些活动?(每个活动1分,共4分)
(4)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两个国家的年代尺,读后回答问题。
(1)根据已给出的内容,判断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国的历史?
(2)材料一年代尺中的“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该国发生什么大事?
(3)材料二年代尺中的“1804年”,(人物)称帝,制定《民法典》。
(4)两则材料中的“1919年”,两国与美国共同操纵巴黎和会,会上签订了。
(5)1993年两国与欧洲其它国家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式结成什么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