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反应过程
化学方程式
焓变△H
(kJ/mol)
活化能Ea
(kJ/mol)
甲烷氧化
CH4(g)+2O2(g)CO2(g)+2H2O(g)
-802.6
125.6
CH4(g)+O2(g)CO2(g)+2H2(g)
-322.0
172.5
蒸汽重整
CH4(g)+H2O(g)CO(g)+3H2(g)
206.2
240.1
CH4(g)+2H2O(g)CO2(g)+4H2(g)
165.0
2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CO(g)+H2O(g)CO2(g)+H2(g)的△H=         kJ/mol。
(2)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     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平衡常数(记作KP),则反应CH4(g)+H2O(g)CO(g)+3H2(g)的KP                         
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能量阶段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                           
(5)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H2和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

①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65%、CO的物质的量分数<1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  
A.600℃,0.9Mpa           B.700℃,0.9MPa
C.800℃,1.5Mpa           D.1000℃,1.5MPa
②画出600℃,0.1Mpa条件下,系统中H2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即时)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6)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最终导致H2物质的量分数降低,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习化学应该明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
(1)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和炼铁都要用到的原料是(填名称) ,工业炼铁主要设备是
(2)请你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请你写出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板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
①写出FeCl3溶液“腐蚀”铜箔的离子方程式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分析某厂家腐蚀以后所得混合溶液组成,试探性地向100 mL腐蚀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80g铁粉,结果全部溶解且未见固体析出。则混合溶液的组成为(填写化学式):

化合物甲与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A是一种食用香料。11.6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6mo1 CO2和0.6mo1 H2O。相同条件下,甲蒸气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I. 8125,甲分子为链状结构且不含甲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甲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3)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
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任写两种)。(4)已知:
A的合成路线如下:

①试剂x不可选用____(填序号)

A.NaOH落液 B.Na2 C03溶液 C.NaHC03溶液 D.Na

②乙的结构简式为_____,反应I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③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在500oC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CO2的分子数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CO2的同时生成1 mol H2O

(6分) 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①②③

(12分)
(1)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H2AH+HA,HAH+A2。回答问题:
①NaHA溶液呈(填“酸性”、“碱性”、“中性”或“无法确定”),
②某温度下,向0.1mol·L-1的NaHA溶液中滴入0.1mol·L-1KOH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中以下关系一定正确的是(填字母)。
A.c(H+)· c(OH-) =1×10-14
B.c(Na+)+c(K+)=2c(A2-)+c(HA-)
C.c(Na+)="0.05mol" ·L-1
D.c(Na+)= c(A2-)+c(HA-) +c(H2A)
(2)已知常温下:CaA(s)Ca2+(aq)+A2-(aq);△H>0,c(Ca2)·c(A2—)为常数,记作:
Ksp=c(Ca2)·c(A2—)。试回答:
①温度升高时,Ksp(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滴加少量浓盐酸,c(Ca2+) ,原因是
(3)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