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小明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器材均完好,所用电源电压为6伏,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W 2A”字样。
(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接)
(2)小明同学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帮助小明判断故障原因(均选填“待测电阻断路”、“待测电阻短路”、“滑动变阻器断路”或“滑动变阻器短路”)。
电流表示数(A) |
电压表示数(V) |
故障原因 |
0.3 |
0 |
|
0 |
6 |
|
|
|
|
(3)经讨论,该小组同学重新连接,并按照正确步骤实验,在滑片P移到中点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是 安,这时候测得的待测电阻的阻值是 欧。
(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必须多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
小羽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他想测出这枚奖牌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首先用托盘天平测奖牌的质量。操作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A.;
B.;
C.。
后来他在老师的辅导下及时纠正错误,正确地测出奖牌质量为65.6g。
(2)接着他开始测奖牌的体积,但因奖牌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乙方法进行测量,该量筒的分度值是。测得奖牌体积是cm3。(3)算出奖牌的密度为kg/m3。
(4)按照图乙的方法测出来的奖牌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
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同学对该实验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cm、30cm、45c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1.92s,2.82s。
(1)分析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方法2: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读出下列读数:图甲中天平的示数是g;图乙中物体的长度的是cm;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小红在洗苹果时逐渐向盆中加水,看到如图所示的情景: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图中苹果受到的浮力较大,从乙图可以判断苹果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2)分析乙丙两图可知:浮力大小与容器中水的多少(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红又拿来一个装水的大量筒,水的体积为V1,借助这个量筒测出了苹果的密度:
①在丙图中,她轻轻取出苹果,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盆中,当盆中的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②小红用针把苹果完全压入盛满水的盆中,水从盆中溢出后,再取出苹果,并继续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盆中,当盆中的水再次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3。
③苹果密度的表达式:ρ=。
(4)如果把丙图中的水换成盐水,苹果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