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博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博器。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求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ī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亲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ǎng shǎ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 )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⑴、给文章最后一段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⑵、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⑶、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反义词不是唯一的,供参考]
残酷( ) 延续( ) 激动( )
⑷、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①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改成“被”字句)
②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改成反问句)
⑸、在“人体捐献法规”中a项是“任一器官和部件” ,其中的“任一”可否换成“所有”?为什么?(简要回答)
(6)文章开头详细描写捐献卡的目的是什么?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
(8)文中“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一句中“另一种形式”
(9)最后一段中母亲的话“……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
阅读理解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de dě)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 chuí)柳,在微风的吹(chuī cuī)动下,柳条迎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lèn nèn) 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 给短文加个题目。
(2) 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呈圆形、,再写湖的四周有,接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
(3) 用横线划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4) 文章的主要意思是( )
|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
|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
|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
| D.讲了天鹅湖的美丽景色,表达“我”对她的喜爱、赞美之情。 |
阅读理解
照片上的马活了
麦布里奇终于想出了办法。他在跑道的一侧,每隔几步就放上一架照相机。24架照相机一字排开。接着,他在跑道另一侧的相应位置上,打了24根木桩,每根木桩上都jì( )有一根细绳,再将细绳的另一头结在照相机的快门上。这样,马边跑边将细绳一根根bànduàn( )。随着一阵“咔嚓”声,照片一张张拍了下来。从照片上看,马奔跑时确实总有一蹄着地的。
麦布里奇将24张照片按先后顺序连接起来,组成一条照片带给hàoqí( )的人看。一次,有人在看照片带时碰巧快速拉了一下,麦布里奇惊讶de( )叫道:“快,快看,马活了,它跑起来了。”
(1)给文中的拼音换写成汉字。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次序() 惊奇() 的确() 跑步()
(3)“麦布里奇终于想出了办法”,请用——在文中划出这个办法。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麦布里奇在做实验的地点是在____,在做实验前准备了___、___、___三样工具。
(5)读了课文最后一小节,你能列出让照片上的马活的两个条件吗?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秋天
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几只翩(piān)翩起舞的彩色蝴蝶。虽然寒(hán)霜(shuāng)降(jiàng)临(lín),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páo),显得更加苍(cāng)翠(cuì)。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粉的似霞(xiá),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dēng)澄的柿子却还挂在枝上,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jú)黄灯笼。红彤彤的海棠把树枝压弯了。秋天,果实累(lěi)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_”画出来。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照样子写词语。
黄澄澄__________大大小小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争芳斗艳:
美不胜收:
阅读理解。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大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几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的地方,再讲也不晚。”
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 怎么办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 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就是指冬天乃是一年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什么事,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没有事情,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啊!”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
(1)给文中第三小节加上标点。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阅读短文后,你认为“弘农”是()(填字母)
A 时间 B 地点 C 人名
②董遇口中的“三余”是指___、____、___这三个时间。
③董遇能够拥有丰富的知识是因为。
(3)你听了董遇的话,悟出了什么道理?写下来。
()
(4)“冰天雪地里没有什么事,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没有事情,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
这是两句_____句,你能试着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换一种说法吗?
()
阅读理解
()的森林,茫茫无边。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 )地生活。黄莺、杜鹃、百灵、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类的( )。在一株大杨树上,画眉遇到了啄木鸟。 “啄木鸟大姐,”画眉娇滴滴地说:“我们来比赛唱歌吧!我先唱。”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优美歌声的确悠扬悦耳,美妙动听。“对不起,我还要工作。再说我也唱不好。”啄木鸟说。“唱吧,友谊比赛嘛。”画眉扬起漂亮的眉毛,很( )。啄木鸟唱了,果然比天才歌手画眉差远了。 “我们再来比谁的衣服好看行吗?”画眉更加得意了,自然,啄木鸟的衣服不如她的艳丽。 “我们再来比……”这时,一直在打盹的白杨树睁开眼皮,粗声粗气地说:“你们还是比比保护森林的贡献吧!”画眉娇柔的声音戛(jiá)然而止。
(1) 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 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戛然而止:
悠扬悦耳:
(3) 填空。
画眉和啄木鸟一比(),二比(),白杨树认为应该比()。
(4) “√”选择正确的说法。
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
(a) 画眉唱歌好听,样子好看,啄木鸟能保护森林。 ( )
(b) 谁漂亮谁就是胜利者。 ( )
(c) 人不能光比美丽的外表,更要比贡献。 ( )
(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