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李克强总理面向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两大智库发表演讲。他表示,虽然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有6800美元,仍排在世界80位以后,在中国广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才5000多美元,有些西部省份只有3000多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2亿人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1)上述数据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
(2)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我国应坚持以什么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
(3)对坚持这一基本路线,你有何建议?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困难。面对困难,小华和小明有不同的表现:小华总是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怎么老是碰到困难,因此,意志消沉,不敢面对困难。而小明非常冷静,总是仔细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想办法克服困难。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属于一种什么的心理?
(2)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3)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对我们身心健康,完成学业,以及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裨益。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1)为了备战期末考试,你紧张学习,但你发现效率非常低,甚至看到书本你都已非常烦恼了。
我会:
因为:
(2)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帮助生活困难群众。
我会:
因为:
“我现在只要一看到试题,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小丽从小成绩优异,可进入初三后,成绩一降再降,由于一心想考重点高中,她—直都在自我加压。总复习开始后,她每次拿到习题或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数理化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不会了。
(1)小丽每次拿到习题或试卷脑子里就—片空白的原因什么?
(2)有哪些好的方法应对我们碰到的压力?
材料一:2011年12月15日23时30分,陵川县杨村镇初级中学初一宿舍内,牛某等7人正在殴打秦某。起因只是琐事纠纷。牛某等7人拳打脚踢、使用木棍等工具对秦某进行殴打……
材料二:2011年12月3日下午4时,在晋城市实验中学,李某纠集数人对同校郭某进行殴打,起因同样只是琐事纠纷。当晚7时,郭某回家的路上又被李某纠集来的9人再次殴打。殴打中将郭某的肩胛骨大动脉刺破,致使郭失血过多死亡。据了解,郭同学在汶川地震中,多次在学校和社会上捐款,每次见到流浪者,他都会给一定的捐助。
(1)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它有什么危害?
(2)请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为制止材料中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背景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为此,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认知】
材料一:下面是三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图片,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第(1)问。
(1)试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指出(a)(b)(c)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内容?
(a)(b)(C)【明理】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先后有多位副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
(2)结合材料,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有何意义?
【践行】
材料三:《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后,2015年5月7日,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公布,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三起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上榜"。
(3)如果你外出旅游,你打算如何做一个文明守法的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