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小题。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大王加惠( ) ②故不错意也( ) ③天下缟素( ) ④长跪而谢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②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标两处)
寡 人 欲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 原文填空。
(1)文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请简要回答:第③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
古文阅读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今之庸医妄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②饧:读táng,同“糖”。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 (2)闻一医家术甚高
(3)走而告之曰(4)偶一求药者既去 翻译句子。
原礼心异之,问其故。谈谈文中“医家”是怎样一个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不能称前时之闻(2)受之天也
(3)贤于材人远矣(4)得为众人而已耶翻译句子。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4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 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 ⑥视:看,比照。 ⑦化:融合。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解释下列句中子划线字意思。(4分)
(1)有龙则灵(2)可以调素琴
(3)则商也日益 (4)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翻译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甲文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什么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刘禹锡所提到古贤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古文阅读
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②,人民给③,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④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⑤。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⑥。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⑦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⑧,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下文中的 “阿”、“鄄”和“薛陵”都是古地名。②辟:开垦。③给(jǐ):富裕。 ④事:巴结。⑤万家:这里指一万户的俸禄。⑥馁(něi):饥饿。⑦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⑧饰诈:掩饰,欺诈。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语之曰( )⑵然吾使人视即墨( )
⑶誉言日至()⑷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根据语段,概括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
古文阅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①悉如外人()②便要还家()
③诣太守()④寻病终()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真无马邪 |
B.屋舍俨然为之怡然称快 |
C.不足为外人道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D.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怎样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