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有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军测量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操作如下: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其质量为25.5g,往其中注入一定量上述烧碱溶液,并滴入1滴酚酞溶液后,又称量锥形瓶,质量为37.5g;
②取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逐滴滴入上述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液。再次称量锥形瓶,质量为51.0g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所取烧碱溶液的质量=       g。(注:滴人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2)反应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        g。
(3)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列出计算过程)
(4)问题讨论:小亮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小军的结果有差异。于是小亮测自己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pH =6.2,则小亮的结果比小军的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高温煅烧125g含CaCO380%的石灰石(杂质不分解也不与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实验,冷却后用剩余的固体处理废盐酸。问能否处理含70gHCl的废盐酸,请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CaCO3CaO+ CO2
CaO+2HCl=CaCl2+H2O
Ca(OH)2+2HCl=CaCl2+2H2O

将24g 碳放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1)该袋牙膏中的氟元素的质量是  g.

(2)碳酸钙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学习酸和碱的知识时,王老师将几块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中,放置在教室的橱柜里,过了几天,表面皿中块状固体出现了许多白色粉末,同学们就此展开探究.
(1)小杰猜想粉末是碳酸钠,原因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鑫用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检验出了碳酸钠的存在,他选用的试剂是   
(3)小源取少量固体样品,配成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来检验,发现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喜欢动手的壮壮同学设计出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后,原来U形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红墨水,右面液面将  .(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如果要观察到相反的现象,可以向水中加入 

(5)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氧原子与氧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实验室里,几位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
①小刚同学用浓度为15%的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同学用浓度为8%的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现小刚同学收集到相同体积二氧化碳的速度比小同学快,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②小平同学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也能制得CO2,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可能的原因.(提示:BaCO3是白色、难溶于水)
(5)一氧化碳和氢气虽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还原性、可燃性等,但一氧化碳却不是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6)称取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气体全部被吸收),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76g.试计算石灰石中含有杂质的质量分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