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为一种交通工具。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友谊之船】
材料一 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展出的遣唐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见证。
材料二 下图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的海船。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侵略之船】
材料三 下图是l840年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乘坐的兵船。这些兵船越过茫茫大西洋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革命之船】
材料四 1917年10月24日晚,下图所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了最后攻击的炮声。
材料五 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驶向成功彼岸后不久,中国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也开始起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遣唐使船和郑和西下的进出,昭示着交流、发展的时代旋律。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遣唐使船满载着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给当时的日本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又有哪些?.
(2)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这昭示了古老中国的衰落,也是英国崛起的见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
(3)十月革命的性质是怎样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这是当时原子弹爆炸的情景之一,形状为蘑菇云。
(1)依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发生这种情景的历史背景。
(2)这种情景的发生对这场战争起了什么作用?还有哪些事件起到相同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
(3)这个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又发动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属。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非洲到处都是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庄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三: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恩波历史教学资料》
材料四:联邦政府给每个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
--美国投资专家迈克法伯
(1)据材料一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理由。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3)材料三揭示了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利于加强世界联系的交通发明。
(4)据材料四指出当今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三围伟人,
他们 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谋求"民生幸福"、"民主自由"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2)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船的方向"出现了什么问题?"小平南巡"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三:
材料四:(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1)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试举一例加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