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玻利瓦尔(1783—1830年),通称西蒙·玻利瓦尔,拉丁美洲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与圣马丁遥相呼应,为南美洲脱离西班牙帝国统治而独立发挥了关键作用,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领袖,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最杰出的领袖之一。
玻利瓦尔在1799—1803年曾去西班牙学习哲学、历史和文学,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的许多地方,亲眼看到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社会的改革和变化,深受鼓舞。
在欧洲,玻利瓦尔遇到了他的老师罗德里格斯。老师鼓励他积极投身到争取美洲解放的革命中去,并对他说:已经到了把西班牙人赶出美洲的时候了,你应该去完成这件事。玻利瓦尔当即向老师表示:“我准备把自己的生命贡献给这个事业。我以自己的人性和生命宣誓,在我没有打碎西班牙束缚着我的祖国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要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也不会安静。”这些誓言成玻利瓦尔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从此以后,他返回祖国,投身于为独立和自由而斗争的洪流。
1810—1830年期间他领导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的独立战争,建立了联合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及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是南美共和制度的奠基者。
——互动百科
(1)根据材料,分析玻利瓦尔能够领导南美革命,成为一代英雄人物的原因。
(2)有人称玻利瓦尔为“南美洲的华盛顿”,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希特勒迫害犹太文化精英
法律依据及其内容 |
世间 |
被驱逐的人数 |
大学教师总数 |
占总人数的比例 |
《重设公职人员法》:凡属非亚利安血统者,都将解聘 |
1933-1934年冬 |
约1145人 |
7116人 |
16.09% |
《纽伦堡法》:剥夺所有犹太人的公民权 |
1936年9月 |
约494人 |
5971人 |
8.2% |
《德意志公职人员法》:解聘拥有非德意志配偶或同种类配偶的教师 |
1937年-1938年夏 |
约160人 |
5477人 |
2.92% |
材料二在希特勒统治德国以前,世界的科学教育中心不在美国,而在德国。19世纪后半叶,德国就进入了科学与教育的辉煌时代,超越了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科学文化中心……截至1933年,德国共有32名获奖者,美国只有5名获奖者。当希特勒上台以后,推行种族主义政策,使得50万犹太人被迫流亡他乡,美国接收了这些难民中的四分之一,并给难民中的知识精英提供施展才华的环境,使得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发生了一次洲际大转移,从欧洲转到了北美洲,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德国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世者只剩14名,而美国已经有25名。难民知识精英把德国学术体系中最先进的方法论和最严谨的学风带到了美国,奠定了美国在全世界科学教育上的领先地位。到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经超过200名,有的年份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甚至被美国科学家包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工真《文化的流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迫害犹太文化精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难民知识精英”对美国发展做出的贡献。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为一学生整理某一法律文件主要内容的笔记。
(1)判断该法律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还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说明理由。
(2)根据笔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法律做出评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俄、日两国改革影响深远,给后人留下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沙皇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3月5日,上述“宣言”和法令正式公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76年8月(明治政府)公布《金俸公债条例》,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禄,由政府按其俸禄多寡发给“金禄公债”。……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而且没有发生大的叛乱就实现了改造。更重要的是政府以公债取代了俸禄,既可以减轻财政困难,又可以使武士们将公债转化为资本,去从事工商业活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农奴在1861年改革中获得了哪些权利?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剥夺武士封建特权的措施。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日改革的共同影响。两国改革对待传统势力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挟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欧战爆发后,列强无暇东顾,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色彩。……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力都涌到了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生产中的中坚分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涌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却生产的中坚份子——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
——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迁移人口的演变
期间 |
迁出入 |
农村(县) |
市、镇 |
农村迁入市镇人口 |
|||
万人 |
% |
万人 |
% |
万人 |
% |
||
1982-1987 |
迁出 |
2076.02 |
67.99 |
977.24 |
32.00 |
1545.19 |
74.143 |
迁入 |
721.50 |
23.63 |
2331.69 |
76.37 |
|||
1982-1987 |
迁出 |
2310.11 |
62.48 |
1279.00 |
37.50 |
1671.82 |
78.48 |
迁入 |
590.47 |
17.30 |
2822.79 |
82.70 |
|||
1990-1995 |
迁出 |
1985.55 |
59.75 |
1337.43 |
40.25 |
1194.71 |
60.17 |
迁入 |
948.55 |
28.56 |
2374.02 |
71.44 |
|||
1995-2000 |
迁出 |
7316.24 |
58.70 |
5148.17 |
41.30 |
55065.50 |
68.96 |
迁入 |
1710.94 |
11.85 |
12728.14 |
88.15 |
材料三:有学者在研究“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主题时,得出如下结论: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迁居城市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原因上分析中国近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的迁移有何本质的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两个史实说明建国以来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趴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而煤的供应停止,没有电,使得许多企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摘编自迈内克《德国的灾难》
材料二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摘编自《光明日报》《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如何理解“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