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乙醇 和1:1的硫酸,加热时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NaBr+H2SO4  = HBr+NaHSO4;HBr+CH3CH2OHCH3CH2Br+H2O实验中欲配制体积比1:1的硫酸所用的定量仪器为           (选填编号)。
a.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滴定管
(2)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A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                    
试管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如图所示),产物在第       层。
(3)试管A中除了产物和水之外,还可能存在                   (写出化学式)。
(4)用浓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杂质的正确方法是         (填编号)。
a.蒸馏                       b.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若试管B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之褪色的物质的名称是              
(5)实验员老师建议把上述装置中的仪器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其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粗氧化铜(含少量氧化亚铁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铜并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其实验流程如下:

实验过程中的pH调节可参考下表:

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氢氧化铁
2.7
3.7
氢氧化亚铁
7.6
9.6
氢氧化铜
5.2
6.4

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①过滤操作中所用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等,还需要使用的仪器用品有
(2)步骤①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步骤②溶液I中加入X的目的是
(4)试剂Y可选用(填字母),选择的原因是

a.氢氧化钠 b.氨水 c.碱式碳酸铜 d.氧化铜
(5)步骤⑤要得到无水氯化铜,需要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CuCl2·xH2O,其原因是

(6) 经检测,CuCl2·xH2O中含水28.6%,则CuCl2·xH2O中x的值为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氢氧化铜的制法。实验记录为


试管序号
1.0mol/LCuS04溶液
体积/mL
2.0mol/LNaOH溶液
体积/mL
沉淀
颜色
水浴中
加热
1
2
1
浅绿
不变
2
2
2
浅绿
不变
3
2
3


4
2
4


①同学们猜想3、4号试管中沉淀为Cu(OH)2,1、2号试管中沉淀为Cu2(OH)2SO4。试写出生成Cu2(OH)2SO4的离子方程式
②为检验1、2号试管中沉淀为Cu2(OH)2SO4而非Cu(OH)2,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操作I名称,需要的玻璃仪器 有
如何操作才能保证SO42最后白色沉淀中来自绿色固体

(2)化学中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如下介绍的“蓝瓶子”实验就是一例。

在250 mL平底烧瓶中依次加入2g氢氧化钠、100mL蒸馏水、2g葡萄糖(粉末),振荡使其溶解。滴入4~6滴0.2%的亚甲基蓝溶液,塞上瓶塞(如图),振荡烧瓶,溶液呈蓝色。静置,约3分钟后蓝色消失,变为无色。再次振荡,无色溶液又呈蓝色。可反复多次。为探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人做了以下实验。
(1)从烧瓶中取出溶液注满一支试管,塞上橡皮塞。试管中的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再振荡试管溶液不能变蓝。
(2)在原烧瓶中经A处鼓入空气,又慢慢变蓝了。静置片刻后,蓝色又消失。再次鼓入空气,又慢慢变蓝。
(3)为了进一步弄清是何种成分引起的,他又继续探索。从A处改通纯净的N2、CO2,都不能使烧瓶中的无色溶液变蓝。把制得的氧气从A处通入,发现上述无色溶液慢慢变为蓝色,到此为止,“蓝瓶子”实验原理有了科学结论,请总结“蓝瓶子”实验的变色原理: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两种可能:一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32-+H2O=2Fe2++SO42-+2H+;二是发生双水解反应: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为了证明是哪一种反应发生,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下列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Ⅰ,学生选择的实验用品:Na2SO3浓溶液、BaCl2稀溶液、稀盐酸;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从选择的药品分析,作者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取5mL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这种红褐色液体是______________。向红褐色液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换用稀释的FeCl3和Na2SO3溶液重复实验Ⅰ、Ⅱ,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FeCl3浓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乙烯是石化工业的重要原料,实验室是将和浓硫酸(体积比为)的混合液迅速加热到的方法值得的,此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其产物的名称是;乙烯还对水果具有功能;乙烯能在空气中燃烧,由于乙烯的,所以火焰并伴有产生。
(B)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生成少量的SO2,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以确定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SO2

(1)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Ⅰ、Ⅱ、Ⅲ、Ⅳ
(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3)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
(4)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
(5)证明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 S O 2 最大使用量为0.25 g/L 。某兴趣小组用题9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 S O 2 ,并对含量碱性测定。

(1)仪器 A 的名称是,水通入 A 的进口为
(2) B 中加入300.00 ml 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 S O 2 全部逸出并与 C H 2 O 2 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除去 C 中过量的 H 2 O 2 ,然后用0.0900 mol/L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题9中图2中的;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 PH =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若用50 ml 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①=10 ml ,②=40 ml ,③<10 ml ,④>40 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NaOH 溶液25.00 ml ,该葡萄酒中 S O 2 含量为: g/L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