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9分)垂体分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下丘脑紧密联系。如图1所示,下丘脑不同神经元的轴突进入垂体内部,其轴突末梢被毛细血管网所包围(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1)神经垂体释放两种重要激素,其中一种激素叫催产素,由下丘脑神经元在胞体处合成后经轴突运输至轴突末梢,这样就贮存于神经垂体中。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催产素就会被分泌,在神经垂体处释放进入毛细血管网,经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各处,最终作用于靶器官。另一种激素其合成、分泌、贮存和释放方式与催产素类似,这种激素是           ,内环境的一种变化会刺激这种激素分泌量增加,这种变化是              。分娩时,催产素使子宫肌收缩,子宫肌收缩又刺激位于子宫肌层中的牵张感受器,牵张感受器的兴奋经传入神经到达母体的下丘脑,引起母体催产素的分泌。催产素进一步加剧子宫肌的收缩。所以催产素是通过           _____调节使子宫有足够力量进行收缩以完成分娩。
(2)腺垂体释放多种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是受下丘脑分泌的        促使的。下丘脑分泌的该激素进入初级毛细血管网,经门微静脉进入次级毛细血管网。可以推知门微静脉分支形成次级毛细血管网的作用是                  
(3)对比发现,就垂体本身来说,最可能不含内分泌细胞的是         (神经垂体或腺垂体)。
(4)如图2可以看出皮质醇的分泌是受到两种调节机制的调节,这两种调节机制是分级调节和       调节。健康人体内,正是因为上述两种调节机制中后者的作用,皮质醇浓度不会持续过高,但长期焦虑和抑郁的人,皮质醇会持续较高,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导致体内容易产生肿瘤,这说明免疫系统除防卫还有_____             功能。
(5)综上可以看出内环境的稳态实际是受到                   调节。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发生图乙过程的细胞器是____,该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为
(2)合成②时需要____酶,丙图中的(3)代表的是
(3)图中可以看出,tRNA与氨基酸结合的过程中有生成。
(4)已知反密码子从图乙所示tRNA右侧读起,则②分子中与①结构对应的密码子是,通常在细胞中的①分子比②分子____(填“大”或“小”)得多。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
①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 ②tRNA与氨基酸分离 ③tRNA通过碱基互补与mRNA相应位置结合④tRNA离开mRNA

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染色;若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试剂和试剂。
(4)若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

(5)若丙图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
2
2
2
A______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
1
1
1
1
甲生物提取液
0.3



乙生物提取液

0.3


丙生物提取液


0.3

总体积
3.8
3.8
3.8
B

b.按下表内要求进行操作;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
++
-
+
C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的数值为,C的颜色深浅程度(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有(写出2种即可)。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5)同学们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右图上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坐标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直接画在原图上)

下图l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图2表示将甲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的a点表示;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图2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2)若图1中,植物甲曲线表示在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5℃,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5℃,曲线a、b、c三点位置如何移动?
(3)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填细胞结构)中脱氢,分解成。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多种氧化酶途径,其中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则在高山低温环境下生活着的植物以途径为主进行有氧呼吸。
(4)图1中,如果甲乙两种植物较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在晴转阴瞬间,叶肉细胞中C5化合物相对量的变化是。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乙植物叶片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差值为CO2mg/100cm2·h。

下图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将图B所示细胞浸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从而使细胞通过渗透作用
(2)用含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所示细胞,该细胞合成并分泌一种含有的蛋白质,在合成该蛋白的过程中,通过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丙氨酸的
(3)若A是衰老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水分减少,细胞膜改变。
(4)若A是癌细胞,除细胞能无限增殖外,图中⑤发生的变化是,黏着性降低,导致其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5)若B代表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有的细胞结构是(填序号)。
(6)蓝藻细胞与B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