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种种信号和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迈入新的阶段,出现了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站上新的历史方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根据辩证唯物论的有关方法论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经济新常态。
材料二:2014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体现的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批准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2013年中央预算。
材料二: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13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1) 结合材料一,请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6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食品问题可谓五花八门,触目惊心,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安与恐慌。2011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特意到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考察,叮嘱工作人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你们中心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守卫者,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总书记的讲话表达出了党中央对食品质量安全坚持不懈一抓到底的决心。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2012年12月31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集体学习。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史,是一部先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后总结出规律上升为政策法律和进行顶层设计的历史。
材料二:在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1)结合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对“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关系的探索历程,说明人类求索真理的特点。(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我国应如何全面深化改革。(9分)

新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材料一:在谈及2013年推出新交规的原因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警官崔健表示:“这是适应汽车时代快速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到2012年11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39亿辆,驾驶人达2.59亿。进入汽车时代只是短短几年的时间,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的文明意识、违法行为普遍的问题反映出我国汽车文明驾驶人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等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来加强教育,引导国民在享用汽车工具的同时形成汽车文明和汽车文化。”
材料二:新年伊始,号称“史上最严”的交管新规引起了许多争论,其中“闯黄灯扣6分”的规定最受关注。不少人认为在黄灯亮时紧急刹车易致追尾,还会大大降低过路口车速,带来更严重的堵塞,“违背牛顿第一定律”的规定在执行当中将会带来很多难题,黄灯亮时未越过停止线车辆应停车这项规定,在目前信号设施及道路设计标准不一的情况下,实际操作难度巨大。新交规实施数日争议不断,凸显了一个各方正在积极参与的“磨合”,任何法规的实施都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法规总要适时而变,今天发现问题就有利于将来解决问题。要让新交规在执行当中取得最大的实效,交管部门仍需以务实的态度跟踪研究,以长期观察的事实为依据,还应做更充分的配套工作,及早解决群众无心违法却又难以避免的尴尬,以营造更安全、更具人性化的道路交通环境。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角度,谈谈如何提升国民交通文明素养?(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分析交管部门应如何营造更安全、更具人性化的道路交通环境。(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