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
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可以夺去人的生命, 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
(2)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筹莫展:
固若金汤:
(4)“V”字形代表 ,“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
。
(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6)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
课外阅读。(20分)
徐老看病
一天,徐特立同志到北京医院看病,候诊室的长靠背椅上坐满了人,都在等着叫号。
徐老的警卫员一看这么多人,有点急了,心想,徐老是最爱惜时间的,就这么等着,得浪费多少时间呀!他低声地问道 徐老 人太多了 我这就去跟医院张主任说一声 给您先看 好不好徐老连忙摆摆手,说:“不行,不要告诉他,还是按次序看吧,稍等一下没关系。”
警卫员望了望墙上的挂钟,撅着嘴说:“那够等的啦……”徐老看警卫员有些不高兴,便招呼他坐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言细语地说:“自己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就不值钱吗?我们要是不按次序看病,别人就要多等。无论做什么事,总要替别人想一想,不能只想自己一个人方便。再说,你找张主任,咱们跟他熟,就特殊照顾,可以不按次序看病,如果熟人都不遵守制度,他这儿的秩序怎么维持呢?”
警卫员听了,觉得徐老说得很有道理,也就安心地陪徐老一起等着叫号了。
(1)给短文第2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6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爱惜——( ) 宝贵——( )
次序——( ) 特殊——( )
(3)“自己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就不值钱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3分)
A.自己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就不值钱。 |
B.自己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一样值钱。 |
C.自己的时间不宝贵,别人的时间才值钱。 |
D.自己的时间不宝贵,别人的时间更不值钱。 |
(4)这篇短文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2分)
(5)徐老为什么不让警卫员跟医院张主任打招呼,却要和别人一样等着叫号?短文赞扬了徐老的哪些品质?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17分)
局势越来越(严厉 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分)
(2)请用“√”选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2分)
(3)将下面的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是( )。(3分)
父亲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A.父亲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B.父亲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C.父亲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4)这段话反映了父亲( )(3分)
A.关心家庭的高贵品质。
B.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C.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5)假如你是文中的李大钊,当局势这样严重时,你会怎么想?你想对李大钊说些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1956年夏季,有一天,我跟彭总说,北海公园很不错,游人很多,湖心亭里演戏,岸上可以看,划着小船也可以看。他听了很高兴:“哈,今天我们也看看去。”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首长下午几点到北海公园的事报告给有关部门。
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到公园去,在那儿等候着的几个干部和公安人员,忙把彭总迎了进去。
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指着一块大牌子问我:“你搞的什么鬼?”“牌子上写的不是‘休息’吗?”我辩解着。“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不但冲着我,也冲着跟在身后的公安人员。“你们这是叫我脱离群众!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众赶跑了?”几位公安人员连忙回答,他们是奉了上级指示,闭园接待首长的。为什么要这样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么大的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种规矩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绝不能有说着他返身走出了公园
路上,彭总还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我以后再也不逛公园了,免得老百姓背后骂我。”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辩解()规矩() 等候()
(3)给短文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彭总到北海公园后为什么会发怒?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本文记述了一个夏季的(),发生在()中的事情。
②彭总进入公园后很快就发现情形不对头,这是因为我“
。
(6)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彭总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断,回答下面的问题。(20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多音字组词(4分)
dāi( ) zháo( )
待着
dài ( ) zhe( )
(2)从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照应的句子画上“”。 (2分)
(3)文中划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2分)
(4)父亲对母亲说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 二是(),这表现李大钊() 的精神。(6分)
(5)你能将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吗?(2分)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6)“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中的“轻易”的意思是()1分
(7)如果你来到李大钊的塑像前,你想说什么?(3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小男孩,________得过脑炎,智力受损,________学习起来很吃力。举个例子,别人写作文能写两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
有一次作文,题目是《愿望》。小男孩极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几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这篇作文,( )打动了老师。老师________给了他最高分,________在班上( )朗诵了这篇作文,并写下了批语: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同学们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小男孩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他把作文装在一个亲手制作的大信封里。他( )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一睁开眼睛,他就( )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礼物?”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把那个大信封递过去。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读完作文,妈妈眼睛里涌出了两行热泪。她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
(1)把下面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4分)
静静地 深深地 甜甜地 动情地
(2)在文中“____”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4分)
(3)用“”在文中画出老师给小男孩的作文写的评语,在老师的评语中你觉得最关键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________,小男孩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_______________。
(2分)
(5)读完作文,妈妈眼睛里涌出热泪是因为( )(3分)
A.老师的批语真好。
B.孩子会给妈妈送生日礼物了。
C.妈妈被这篇作文感动了,知道了怎样格外地呵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