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珍爱青春 提升人生价值 】
新华社2015年元月8日讯,2015年元月8日,黑龙江哈尔滨“1·2”火灾抢险救援中牺牲的赵子龙、傅仁超、张晓凯、侯宝森、杨小伟五名烈士追悼会在天河园举行。清晨6时30分,载有五名烈士灵柩的灵车从西华苑出发,广大市民沿途为烈士送行。
在“1·2”火灾抢险事迹报道后,光明中学101班举行了以“学习先烈,珍爱青春,追求人生价值”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报道片段一:自发的送别】6时30分,载着5位烈士灵枢的灵车缓缓驶出西华苑,送別的群众肃立道路两旁,神情凝重,无声抽泣。20多公里的路途随处可见自发前来送別的民众。刺骨的寒风中,他们或高举条幅送上祝愿,或低头鞠躬表达敬意……
(1)众多相识的、不相识的、相关的、不相关的群众为什么会冒着刺骨的寒风自发地到西华苑外送别五位牺牲的烈士?
【报道片段二:生命的价值】在无情的火灾中,正在哈尔滨市消防支队开发区中队服役的傅仁超和另外4名消防战士不幸牺牲。当时,11层高的居民楼突然塌落,来灭火的十几名消防官兵瞬间被埋,最终5人遇难。其中,年齡最小的赵子龙18岁,最大的楊小伟不过22岁。
(2) 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
【报道片段三:童稚的祝福】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挺身而出,如今英雄已逝,笑容仍在。哈尔滨市花园小学二年级的吴杨书晗在日记里写道:“但愿我能唤醒你们,祝你们去好人多的天堂,一路走好!”
(3)为更好地学习英雄,请你向同学们发出“珍爱青春,提升人生价值”的倡议。(每方面不少于三条。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增强责任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小明经过认真研读,盘点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新提法”:

(1)阅读上述材料,对下列表述进行判断。(正确的在答卷纸相应位置涂“A”,错误的在答卷纸相应位置涂“B”)
①众多“创客”脱颖而出,得益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诸多因素。
②倡导全民阅读,一方面会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是掌握学习秘诀、消除学习压力。
(2)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新提法”,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关注国家发展】
材料一:2015年,表彰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开展“2014年度责任公民评选”活动、表彰“中国网事•感动2014”年度网络人物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继开展,这一系列树民风举措凝聚社会正能量,使精神文明之风吹遍神州大地。
材料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命运共同体,2015年中国与世界各国共谋和平发展的脚步一直不曾停歇: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到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再到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成功举办……在当代国际舞台上,处处吹起了强劲的中国风。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伟大旗帜,贯彻八项规定.走好群众路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腐败惩处“零容忍”……全国上下党风为之一新,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
(1)阅读材料一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我国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命运共同体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表明了什么?
(3)阅读材料三,谈谈我国依法从严惩治腐败的重大现实意义。
(4)仔细阅读上述三段材料:自拟一个能概括上述三段材料内容的题目。

【打造美丽中国】
材料一:2014年4月30日,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启动。会议提出:今年的宣传活动重点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综合治理,防治雾霾”。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生态环保责在行动、成在坚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1)材料一中“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哪些观点?
(2)阅读材料二思考:有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是各级政府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没有关系。”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学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与实践。
【文化精神解读】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对文化的提炼,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
(1)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民族文化中的经典名句
蕴含的民族精神内容
“苟利国家,不避祸福”“位卑未敢忘忧国”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入虎穴,焉得虎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核心价值践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青少年学生应如何从个人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四个角度,4分)
【家风认识提升】2014年,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激发了民众的热议。《人民网·理论频道》文章:“家风是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概括,它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
(3)结合材料内容,请同学们就“良好家风对个人、对国家的影响”问题进行讨论,并写出发言要点。

随着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的激增,个别游客低下的素质和不文明的行为受到了国人的指责。巴黎、华盛顿等地专门竖起了“请勿喧哗”、“请勿随地吐痰”、“请随手冲水”“请不要插队”“请不要闯红灯”等中文告示牌;有些地方甚至还采取了不接待中国旅行团,让中国旅行团隔离用餐等非常措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有人认为,竖起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中文告示牌,是对中国人的不尊重。对此你怎么看?
(3)请你为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提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