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广口瓶内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瓶塞塞住,并用凡士林密封。
⑴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目的是避免瓶内的植物进行 ,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⑵该装置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后,发现广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得 ,表明植物 作用释放的 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⑶然后,将该装置移到阳光下较长时间,取下其中一片叶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结果发现叶片 (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 。
⑷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请根据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图解回答问题。
(1)实验中,三支试管中馒头质量应该___ ___。
(2)实验时,试管A和B中的馒头用刀细细切碎、拌匀,C中的不做任何处理。试管A、B中馒头的处理是模拟 的 作用和舌的搅拌作用。
(3)将这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加碘液并摇匀,会变蓝的是 。 比较试管A和B的实验结果说明 。
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___________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_____的。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_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____________。
(4)乙认为,几个鳍同时摆动,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实验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甲提出的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___________提供依据。
将下列探究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来探究蝗虫的呼吸入口是气门,在什么部位?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气门在蝗虫什么部位?
(2)做出假设:蝗虫的呼吸入口—气门在 。
(3)实验过程:
①取两只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近的甲、乙蝗虫和两支盛满水的试管。
②把甲蝗虫的_______浸在试管水中,露出_______部;把乙蝗虫的_______浸在另一试管水中,而只露出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④结论:蝗虫的气门在_______________。
(4)讨论:取两只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近的甲、乙蝗虫的原因是 。
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
14 |
18 |
22 |
26 |
30 |
34 |
38 |
42 |
平均孵化率(%) |
0 |
55 |
70 |
92 |
84 |
56 |
6 |
0 |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 ℃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2)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在18℃~26℃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 ;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 。
(3)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 。
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
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 ,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一步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
(2)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
(3)步骤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
(4)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5)如果实验成功,几天后你在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时,会发现培养皿中的没有菌落生长。
A.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 |
B.使培养基表面看起来很黏稠 |
C.为细菌等的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