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宗教改革与德国、瑞士宗教改革的不同点主要是( )
①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 ②与罗马教皇决裂
③改革的性质 ④对天主教会教义的态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不断努力建设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国家。回答18、19题。陈独秀认为,“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该思想主张的是
A.反对无知妄作之风 | B.行伦理道德之革命 |
C.孔教与共和只能存一 | D.以俄国为师 |
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部法律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动。回答16、17题。1865年,一位大臣在奏折中提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
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笼络)耳。”此大臣
A.属于洋务派 | B.主张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
C.属于顽固派 | D.认识到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源 |
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闰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
历史地图和图片承载着很多历史信息。回答14、15题观察图6,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分封诸侯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②黄河流域是当时最重要的文明区域
③重要地区均被分封给同姓诸侯
④北京地区的开发最晚可追溯到西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图7为《宋人画册》中的扇面画《耕获图》。下列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②体现出典型的小农经济生产特点
③证实翻车的发明是在宋代
④表明粮食生产已形成一年两熟制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 |
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 B.造纸术的发明 |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 D.印刷术的进步 |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A.孔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黄宗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