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为某生物体内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 ;具色素的结构是 ;具有核酸的结构是 ;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 ] ,研究表明,结构h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 种类和数量就越多。从结构h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解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
(2)若图1是胰腺腺泡细胞,其分泌物分泌过程中体现出h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g表示细胞分裂的_______期,若此时细胞中包含24条染色体,则在图1时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若图1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______(是、否)会出现g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若图1是根尖细胞,则没有图2中的[ ]_________和[ ]_____ _____,f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将细胞培养成个体,可运用__________的技术实现。
(5)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简便的方法是 。
回答下列植物生理的问题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下甲图),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该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乙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在黑暗中进行作用,释放____气体,在有光的条件下,既进行又进行是否积累有机物取决于。
(2)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3)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____。
(4)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填“较快”或“较慢”)。
(5)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____。
(6)第二天24点与前一天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
图l为某人体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或字母,横线填文字):
(1)若图1是B淋巴细胞,则与识别外来病菌有关的物质存在于[ ]上。
(2)若图1细胞为胰岛细胞,其产生的胰岛素主要以的方式从胰岛细胞出来。若胰岛素由a个氨基酸构成,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含有b个胸腺嘧啶,则该基因至少含有个岛嘌呤,其信使RNA在[ ]处合成后进入睫岛素合成场所的过程中,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____。
(3)若将1图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将发生现象。
(4)图2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细胞器是。
(5)若图2是新鲜马铃薯块茎细胞,则图中肯定不应有的是[ ],当我们把马铃薯买回家,在扎紧的塑料袋中放置较长时间,此过程中,细胞中能形成ATP的场所是[ ],伴随ATP同时产生的产物有。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 为什么?
。
(2)②过程必需的酶是酶,通过②过程获得的基因与人的胰岛屿细胞的中胰岛素基因有何不同
(3)图中过程③④⑤是 技术,过程③除了用解旋酶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通过⑤过程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 。
(4)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药剂)处理D。
(5)通过⑩过程产生的人胰岛素与细胞中的哪种细胞器有关 。
某科研小组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科学研究,图1为果蝇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2是以翅长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实验图解,请根据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是性果蝇染色体示意图,若测定其基因组,就测定条染色体。
(2)由图2可知,控制翅长的基因位于图中号染色体上。
(3)若已知直毛和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基因(D、d)位于1号染色体上,实验室现有纯合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纯合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子代个体可认为足够多,请简述实验方案、结果分析。)
《生态学通讯》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称,他们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方面的试验研究。他们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繁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 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是通过杀死细胞给人体带来危害,得了艾滋病,导致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2)T细胞在特异性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其不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4)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