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与少数民族交往频繁,对外交往活跃。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材料三:
材料四: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予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他说,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台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2分)举一实例说明。
(2) 根据材料三回答: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哪里?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是谁?(2分)
(3)根据材料四,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丝绸之路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推翻帝制孙中山】材料一 1961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他在这次革命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1)材料一中“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用两件史实谈谈孙中山在这场革命中的作用。
【当家作主毛泽东】材料二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说出毛泽东领导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各是什么?
材料三如下图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富裕强盛邓小平】 材料四 1997年2月25日,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说:“邓小平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综合国力愈益强盛起来”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举出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复兴追梦习近平】材料五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大座谈会上说:“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
(5)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六如下图
(6)结合材料五、六的内容,分析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何时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封建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据材料二,写出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名称。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一例。
(3)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四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5)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判断以下表格设计
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随即完全解体。
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4. “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 ……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三大战役。
5.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举办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哥伦布到达美洲。
6.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1917年1 1月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改错 、辨析题共15分(本大题有6小题, 1—3 题每小题2分,4—6题每小题3分)
以下内容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
1.法国国旗上的三种颜色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近代法国宣称人们生来自由、平等的法律文件是《权利法案》
2. 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等欧美国家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3.小明参加知识竞赛时,主持人出了一道人物选择题:“他是美国人,他是弗吉尼亚大学之父,他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请问他是谁?小明回答: “他是林肯。”
以下内容叙述是否正确 ,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4.来克星顿枪声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枪,美国南北战争从此开始。
5.1825年,瓦特驾驶他设计的“旅行者号”蒸汽火车试运行成功,使人类迈入“火车时代”。
6.18世纪初,英国学者乘坐蒸汽轮船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当地的居民都跑来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到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日记
(1)材料中的“当地居民”是指何处居民?哥伦布称他们为什么?(10分)
(2)当地居民热情欢迎航海者,但他们得到的回报是什么?(5分)
(3)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航行史上的一大壮举,在此之前的另一壮举是什么?(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