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市开展的“读中华经典,做书香少年”读书月活动中,围绕学生日人均阅读时间这一问题,对初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多少?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日人均阅读时间在1~1.5小时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4)根据本次抽样调查,试估计该市12000名初二学生中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5小时的多少人.
数学课上,探讨角平分线的作法时,李老师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
作法:①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 OE;
②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
③作射线OC.则OC就是∠AOB的平分线,如图①.
小聪只带了直角三角板,他发现利用三角板也可以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
①利用三角板上的刻度,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M、ON,使OM = ON;
②分别过点M、N作OM、ON的垂线,交于点P;
③作射线OP.则OP为∠AOB的平分线,如图②;
小颖的身边只有刻度尺,经过尝试,她发现利用刻度尺也可以作角平分线.
根据以上情境,解决下列问题:
(1)李老师用尺规作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聪的作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请你帮小颖设计用刻度尺作角平分线的方法(作出图形,写出作图步骤,不予证明).
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使得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的位置上.
(1)若∠1=55°,求∠2,∠3的度数;
(2)若AB=8,AD=16,求AE的长度.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图所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那么水深多少?芦苇长为多少?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ADC=90°,M、N分别是AC、BD的中点.
试证明:(1)MD=MB;
(2)MN⊥BD.
如图,有一块四边形花圃ABCD,∠A=90°,AD=6m,AB=8m,BC=24m,DC=26m,若在这块花圃上种植花草,已知每种植1m2需50元,则共需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