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9分)当今世界,海洋问题已成为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沿海岛屿有5000多个,海疆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回顾历史,世界各国的发展与海洋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停靠在东非港口马林迪。船队由3艘帆船组成,目的地是印度。作为第一个开辟东方航线的欧洲人,达·伽马向当地居民夸耀了自己的船,然后,急不可待地提出了贸易要求。看着葡萄牙人拿出的小玩意——玻璃珠子、铃铛、珊瑚项链、洗脸盆……非洲人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接下来,村中的长老向达·伽马展示了精致的丝绸、瓷器和一顶镶着金边的乌纱帽。他告诉目瞪口呆的葡萄牙人,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人驾着数不清的大船,到访过他们的海岸。那些船很大,葡萄牙人的船看上去像座房子,那些人的船,看上去超过了整个村庄。
——纪录片《走向海洋》解说词
(1)材料中的“曾经有人”指谁?他的远航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当欧洲人来到美洲时,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文明已经衰落,但另外的两种印第安文明──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都还很辉煌。随着殖民主义者的到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钢枪铁炮征服了阿兹特克人。印加帝国则在1533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率先带领欧洲人到达美洲的航海家是谁?当时他及其他欧洲人进行的一场殖民掠夺活动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3)英国能够打败竞争对手进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
——李鸿章
(4)李鸿章等人有了这一认识后,在清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五: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5)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后果?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材料二
1980年一-2005年深训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摘编自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政策"首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
(2)据材料二说明深圳经济发展的变化。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 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戍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全球化的演进方式是随人类文明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全球化的演进方式是暴力征服’在工业化时代,其主要工具仍然是炮舰,而炮弹则是廉价商品。
——《全球化浪潮》
材料二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
(1)材料一认为全球化的演进方式有几种?请你从世界近代史中各举一例说明.
(2)新航路开辟以来,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事例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例.
(3)思考材料二中提出的问题,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 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者桂立在《美苏关系70年》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斯大林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一个国家从资本主义的奴役中解救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立了社会主义体系,而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永远地消灭帝国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宣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作出了战争并
不是不可避免的诊断。
(1)材料一中斯大林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一个国家从资本主义的奴役中解救出来”'指的是哪个国家?该国发生了什么事件把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中解救出来”?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试写出该政策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具体表现。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邓小平对世界局势的诊断与斯大林有何不同?

图片中的历史。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请问这一时期两国一致同意以什么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谁首先提出的?
(2)图2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历史。请问为促进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图3中“把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两人握手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4)图4是2001年10月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期间的一个镜头。我国能够举办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说明了什么?

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先生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中华民国的建立,更是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里程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是中华民国建立多少周年?
(2)请你列举孙中山先生重大革命活动一件(要写出重大革命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1.5分)
(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认为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指的是什么?(1.5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