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下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3) 放在28 ℃环境中培养是因为         无菌操作是为了                    
在4个洁净的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然后在4个瓶中各放入2张餐巾纸,并在餐巾纸上均匀的放上10粒种子,然后按照下表中的处理方式操作,请分析回答:(11分)
![]()  | 
   1 | 
   2 | 
   3 | 
   4 | 
  
| 处 理 方 式  | 
   拧紧瓶盖  | 
   洒入少量清水 使餐巾纸湿润, 然后拧紧瓶盖  | 
   倒入较多清水, 使种子淹没在清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 
   洒入少量清水, 使餐巾纸湿润, 然后拧紧瓶盖  |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置于室温环境中 | 
   放在低温处(如冰箱内) | 
  
(1)本实验的假设是:
 (2)号瓶的种子不会萌发,号瓶的种子会萌发。
 (3)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
 (4)根据号和号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说明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空气。 
 (5)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6)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
 (7)1号与2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CO2气体,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每空2分,共18分)
 ⑴假设: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
 ⑵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⑶查阅资料: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请写出表达式)
 ②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⑷实验
| 操 作 步 骤 | 
   简答 | 
  
| ①将各装置按上图所示连接好并装入化学试剂,C中放入绿色植物 | 
   ①A装置的作用是; ②B装置的作用是; ③D装置的作用是; ④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  | 
  
| ②往A的导管口缓缓连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 | 
   ⑤A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浑浊 , ⑥D装置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⑸结论与讨论:
 ①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和 。
 ②如果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
SARS是一种病毒,它可以引起人患“非典”疾病, 这种病毒是属于一种病毒,它一般由和组成。
(5分)下图是某学习小组作探究种子萌发外部条件的实验计划示意图。
 (1)请你预测:号瓶的种子能够萌发。
 (2)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比较3号瓶和1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②比较3号瓶和2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3)本实验中,每个瓶中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上述实验探究的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而种子萌发还需要自身的条件,即要有发育的胚。
某兴趣小组进行“验证光合作用条件和产物”的实验:将银边天竺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B处从两面遮盖(如图一),光照几小时,摘下这片叶,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取出,滴加碘液(如图二)。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有2个对照组。与C这一组对照的实验变量是光照。而与C这一组对照的实验变量是。
 (2)滴加碘液后,叶片A处不变蓝,C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而B处不变蓝,C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3)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取出,滴加碘液,叶片除A、B部分外,其余部分变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