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写出红军远征的起止时间。(4分)
(2) 诗中提到了红军远征过程中的哪些重大军事行动?(至少举出两项)
(3)“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长征中哪个重要的事件?
(4) 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集中研究了对挽救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请回答:
①、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 ②、请写出这次会议的重要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经过八年奋战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此后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倒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1)材料一中“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国内统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3)材料三中的“经济萧条”,美国是如何解决的?美国的解决方法有何创新之处?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从美国的发展史中,请你总结出国家富强的前提有哪些?
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历史,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展现了人类社会前行的足迹。
材料一 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大欧洲一直是欧洲政治家的理想。之前,有人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然而经历历次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后来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让欧洲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1)材料一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2)两次世界大战都爆发于欧洲,但性质截然不同。分别写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3)写出一位“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的政治家。为走上欧洲的联合,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欧洲国家有何重大举措?欧洲的联合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果要给这四处遗址分成两类,应该怎样分?并写出分类标准。
(2)在图一和图四的遗址中都可以看到神秘的古老文字,你判断应该分别是什么文字?
(3)谈谈为什么把文字的出现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1)文中对古代的战争和征服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
(2)结合材料说明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外,还有哪种方式?试举两例说明。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请你从上至下写出这一制度下的四类人。
(2)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是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
(3)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