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Mg与CO2的反应原理,探究Mg与SO2的反应及固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装的干燥剂可以是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无水CaCl2  ③碱石灰  ④五氧化二磷
(3)实验开始时,先让A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然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同学认为镁与SO2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2Mg+SO22MgO+S;
乙同学认为硫是活泼的非金属,发生的反应应该是3Mg+SO22MgO+MgS;
而丙同学认为SO2是酸性氧化物,发生的反应应该是:2Mg+3SO22MgSO3+S。
要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丁同学作如下实验探究:
已知:MgSO3和MgS都是微溶于水,且都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放出气体;
限选试剂:2mol/L HCl、2mol/L HNO3、蒸馏水、2mol/LNaOH、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2mol/LCuSO4;仪器和用品自选。请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反应后所得固体样品于试管Ⅰ中
 
步骤2:向试管Ⅰ中的固体慢慢滴加__________,
试管Ⅰ口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并将导管插入盛有________的试管Ⅱ中。
a.若试管Ⅰ中的固体未完全溶解,且_______,则甲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
b.若试管Ⅰ中的____________,则乙同学的推测正确。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能证明丙同学推测正确的操作和预期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测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取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乙溶液,并边滴加边振荡,观察到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有大量气体生成。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甲是溶液,乙是溶液;
(2)为了达到下表所列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中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2~3次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 mol·L-1标准浓度的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 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 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标准盐酸时,除量筒外还需用下列哪些仪器?

A.托盘天平 B.容量瓶 C.酸式滴定管 D.玻璃棒 E.烧杯 F.胶头滴管

(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4)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

(5)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0.00
0.50
25.40
第二次
20.00
4.00
29.1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的实验。

(1)图一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来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还可以作其他何种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可用于定量比较反应的快慢,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利用图二做实验时需测量的数据是

下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1)产生的O2按从左到右的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92 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A管质量增加1.76 g,B管质量增加1.08 g,则该样品的实验式为_________。
(6)要确定该物质的分子式,还要知道该物质的________。经测定其蒸气密度为2.054 g/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7)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8.34gFeSO4·7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
(2)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2)中生成的气态物质,并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不考虑装置内空气的影响)。

①试剂X的名称是
②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c→
③充分反应后,利用装置III中圆底烧瓶内混合物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其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向圆底烧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沉淀完全;第二步:过滤混合物,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烘干并冷却至室温,称重。第三步:继续烘干、冷却并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若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Wg,则已分解的P的质量(填计算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