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设计方案如图,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 |
TiCl4 |
Mg |
MgCl2 |
Ti |
| 熔点/℃ |
-25.0 |
648.8 |
714 |
1667 |
| 沸点/℃ |
136.4 |
1090 |
1412 |
3287 |
(1)查阅资料:
①氮气不与炭粉、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制得氮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使上述制得的气体通过___________装置方能获得干燥的N2
(2)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炭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
(3)数据处理:
①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和C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炭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优化:
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 。
②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则该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10-3=3。现向0.2mol/LBa(OH)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沉淀开始产生时,溶液中CO32-的PC值为_________(已知:lg2=0.2;Ksp(BaCO3)=5.0×10-9)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优化方案将此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
下列关于应用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
| 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H2 |
| 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出热量 |
| C.利用丙装置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K2CO3 |
| 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 |
(12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图:
|
下列是与硫元素相关的一系列实验: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C口部的棉团上(碱过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将B试管中的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试管C中溶液变浑浊,则证明SO2具有性。
(3)试管C口部的棉团既可浸碱溶液,又可浸NaHCO3溶液,其作用是,如果浸NaHCO3溶液(过量),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如将B试管换成D试管,并从直立导管中向BaCl2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气体可以是(写两种)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6 mol/L硫酸溶液,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D仪器的名称,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填“打开”或“关闭”), 在C中收到的气体主要为;当C瓶或A瓶中的气泡时,将活塞E(填“打开”或“关闭”),此刻B瓶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有几个写几个)是:;
(3)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_____→d。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20 mL 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气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 mL CCl4,盖好玻璃塞(如图),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_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再装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