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日用牙膏的主要成分有:活性物质、摩擦剂、甘油等。假设牙膏中摩擦剂成分为CaCO3、SiO2、Al(OH)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均可溶于益酸,且无气体产生。
(1)牙膏中添加甘油主要作用____。
为进一步探究牙膏中摩擦剂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I摩擦剂成分的定性检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也可补充)。可选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
有难溶物存在 |
步骤2: |
①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有CaCO3; ②_________,说明有______。 |
步骤3: |
|
…… |
|
II.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主要作用 。
(3)仪器C中选择Ba(OH)2而不选择Ca(OH)2溶液原因:① 。② 。
(4)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缓慢滴加稀盐酸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5)实验中准确称取10.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洌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若改测定C中生成BaCO3质量为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来确定CaCO3的质量分数,两方法测定的结果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 。
Ⅰ.化学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请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在方框内画出用该方法制备、收集干燥氯化氢气体的装置简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试剂。(仪器可重复使用,固定装置不必画出)。
Ⅱ.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50℃-80℃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收集产品。
(1)写出该实验制备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2)硫酸溶液过稀会导致。
(3)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4)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
(6)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图学习小组甲、乙所示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试管A中盛有无水乙醇,B中装有Cu或CuO(用石棉绒作载体),C中装的是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⑴甲中B内放置的是; 乙中B内放置的是。
乙向试管A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甲乙装置中A试管为什么都要水域加热:。
⑶甲中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在实验过程中试管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从液面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的pH变化”问题,化学界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理论派”认为电解氯化铜溶液后溶液的pH升高。观点二:“实验派”经过反复、多次、精确的实验测定,证明电解氯化铜溶液时pH值的变化如右图曲线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解前氯化铜溶液的pH值处于A点位置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②“理论派”所持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③“实验派”的实验结论是 ,他们所述“精确实验”是通过
确定的。
④你持何种观点?你所持观点的理由是(从化学原理加以简述)。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
、
、
、
和
,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对于可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写化学式,暂不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填"无")。
肯定存在的物质 |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
理由 |
1. |
(1)将少许固体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
2. |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
3. |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 |
某课外小组利用
还原黄色的
粉末测定
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
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
、
、
;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
(3)"加热反应管
"和"从
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4)反应过程中
管逸气体是,其处理方法是:_。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
管的质量
②
管和
的总质量
③反应后
管和
粉的总质量
(冷却到室温称量)
④反应前
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
⑤反应后
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
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
=;计算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