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小敏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
Ⅰ 在电路图的〇中填入小灯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元件符号。
Ⅱ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位置,是为了(1)_______________。
Ⅲ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记入表中,重复实验三次,计算电阻,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原因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 实验室能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待测小灯泡L(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约为10Ω);
B.二节新的干电池串联(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C.电压表一个(量程为0~3V,0~15V,电阻为5KΩ);
D.电流表一个(量程为0~0.6A,0~3A,电阻为5Ω);
E.滑动变阻器R0(阻值为0~50Ω,额定电流为1A);
F.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则:
1、如果使用上述器材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那么,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该电路中的电流约为(3)__________A,因此,电流表的量程应选(4)0~__________A。
2、在实验中,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报告及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名称 |
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
||
实验目的 |
练习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
||
实验步骤 |
a、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路中的(5)_________最小。 |
||
b、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6)__________V,然后,测量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7)__________(选填“降低”或“升高”),获得几组数据。 |
|||
c、根据测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小灯泡的电阻。 |
|||
实验记录 |
电压U/V |
电流I/A |
电阻R/Ω |
2.5 |
0.26 |
9.6 |
|
2.0 |
0.24 |
8.3 |
|
1.5 |
0.30 |
5.0 |
|
1.0 |
0. 15 |
6.7 |
①将实验步骤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②从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存在明显错误的记录数字是(8)__________。
在学习电学时,小夏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做了不少实验,其中电阻R可选用阻值分别为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
(1)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小夏先把10Ω的电阻连入电路,闭合开关,把电流表的读数填在表格中,然后把10Ω电阻分别换成20Ω、30Ω电阻,将相应的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
小夏的错误做法是
(2)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小夏根据电路图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实验中小夏测得的结果如下表。由此可以判断,小夏同学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
实验序号 |
电压表示数/V |
电流表示数/A |
1 |
1.5 |
0.16 |
2 |
2.5 |
0.25 |
3 |
3.5 |
0.34 |
(3)在做“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小夏用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代替电路图中的电阻R,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是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小夏对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又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发现物体运动得更快了。小夏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质量kg |
推力N |
起始速度/m·s-1 |
5秒后速度/m·s-1 |
10秒后速度/m·s-1 |
15秒后速度/m·s-1 |
1 |
1 |
1 |
2 |
7 |
12 |
17 |
2 |
1 |
2 |
2 |
12 |
22 |
32 |
3 |
1 |
3 |
2 |
17 |
32 |
47 |
4 |
2 |
2 |
2 |
7 |
12 |
17 |
5 |
3 |
3 |
2 |
7 |
12 |
17 |
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质量和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比较第1、2、3次数据,可得出结论: ;
(2)比较2、4或3、5次数据,可得出结论:
如图所示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导体棒、灵敏电流计、开关、导线组成闭合电路。
(1)要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可行的操作是。
(2)要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克/厘米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克、m2=132.0克、m3=141.6克,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下图。
结合实验图解,ρ食盐水=克/厘米3。
三位同学针对“在家庭电路中,离进户线距离不同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否完全相同”的问题进行探究。
(1)小柯设想借用实验室量程为0~15伏的电压表,直接测量家庭电路上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进行比较。仅从量程考虑,因为0~15伏的电压表,所以小柯的设想无法实现。
(2)小雪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模拟家庭电路进行探究,所有导线选用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的粗铜丝。如果用电压表测量两灯的电压,结果应该是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
(3)小妍参照小雪的电路图进行了实验,导线ab和cd拆自旧滑动变阻器上的电阻丝,电阻较大。小妍发现规格完全相同的灯L1和L2亮度不同,得出了“如果导线的电阻较大,离电源距离不同的电灯两端电压不同”的结论。她的依据是:规格相同的电灯亮度不同,是由于电灯两端的,导致实际功率不同。
小雪和小妍采用不同的方法,都在探究同一问题,小柯感慨“方法总比问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