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 (NH4)2Fe(SO4)2溶液:c(SO42-)>c(![]() |
B.0.1 mol·L-1 NaHCO3溶液:c(Na+)+c(H+)=c(![]() ![]() |
C.0.1 mol·L-1Na2S溶液:2c(Na+) =c(S2-)+c(HS-) +c(H2S) |
D.0.01 mol·L-1NaOH溶液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混合后的溶液:c(CH3COO-)>c(Na+)>c(H+)>c(OH-)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或操作 |
解释 |
|
A |
将氯化铁固体溶入加有盐酸的水中配制氯化铁溶液 |
抑制Fe3+的水解 |
B |
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
该溶液中存在CO32- |
C |
溴水中加入甲苯,充分振荡后静置,溴水层褪色 |
甲苯与溴水发生了取代反应 |
D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氧化铝熔点高,兜住熔融的铝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Ca2++![]() |
B.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NH3·H2O + SO2 = NH4+ + HSO3- |
C.用两个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Cu + 2H+ ![]() |
D.Mg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Mg2++2OH-=Mg(OH)2↓ |
A、B、C、D、E、F为短周期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同主族且能形成离子化合物EA,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D的核电荷数是B的最外层电子数2倍,单质F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离子化合物
B.F与D形成的化合物熔点高,可以与某种酸反应
C.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D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F>C>D
某温度时,Ag2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Ag+ |
B.Ag2SO4的溶度积常数(Ksp)为1×10-4 |
C.0.02mol/L的AgNO3溶液与0.2mol/L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
D.a点表示Ag2SO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
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数目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