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有5种运动状态,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C、D未成对电子数比为1:3:1。E有“生物金属”之称,E4+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五种元素所形成的XY3型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其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依次为 。
(2)在元素周期表中与C同周期但不同区的金属元素有 种。
(3)B与D形成的以D为中心三原子分子中,B的质量分数约为47%,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4)E的一种氧化物M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M的化学式为 ,该晶体中氧原子的配位数为 。
(5)下列晶体的堆积方式与E的单质晶体的堆积方式相同的有 。
①Po ②Zn ③Ag ④K
(6)B可形成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在水中溶解度更大的是 (填化学式),原因是 。
已知氨水与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同温同浓度下相等,溶有一定量氨的氯化铵溶液呈碱性。现向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固体完全溶解。
甲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Mg2+(aq)+2OH-(aq)①
N+H2ONH3·H2O+H+②
H++OH-H2O③
由于N水解显酸性,H+与OH-反应生成水,导致反应①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乙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Mg2+(aq)+2OH-(aq)①
N+OH-NH3·H2O②
由于NH4Cl电离出的N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导致反应①的平衡右移,Mg(OH)2沉淀溶解。
(1)丙同学不能肯定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两位同学解释只有一种正确,他选用的试剂是 (填写编号)。
A.NH4NO3 |
B.CH3COONH4 |
C.Na2CO3 |
D.NH3·H2O |
(2)请你说明丙同学作出该选择的理由是 。
(3)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入Mg(OH)2悬浊液中,Mg(OH)2溶解;由此推知,甲和乙哪位同学的解释更合理 (填“甲”或“乙”);写出NH4Cl饱和溶液使Mg(OH)2悬浊液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1)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25 ℃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25 ℃时,将0.01 mol CH3COONa和0.002 mol HCl溶于水,形成1 L混合溶液。
(1)该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体系,用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① ;
② ;
③ 。
(2)溶液中共有 种不同的粒子(指分子和离子)。
(3)在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 mol·L-1的是 ,浓度为0.002 mol·L-1的是 。
(4) 和 两种粒子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01 mol。
(1)室温下pH=9的NaOH溶液和pH=9的CH3COONa溶液,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为 。
(2)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BaCl2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
(3)对于盐AmBn的溶液:①若为强酸弱碱盐,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若为弱酸强碱盐,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
(1)把NH4Cl晶体溶入水中,得到饱和NH4Cl溶液。若在该溶液中加入镁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点燃有爆鸣声,此气体是 ,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微热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是 ,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 ,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NH4Cl溶于重水后,产生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均正确的是( )
A.NH2D·H2O和D3O+ |
B.NH3·D2O和HD2O+ |
C.NH3·HDO和D3O+ |
D.NH2D·HDO和H2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