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做题】本题包括A、B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改编】A.[物质结构与性质] 常见金属中钠、镁、铁、铜等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请写出基态F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2)[Cu(NH3)2]+是一种常见的配合物
①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为 (填化学式)。
②[Cu(NH3)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配位键 B.离子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③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
(3)FeCl3的熔点低易升华,而 MgO的熔点高达2800℃。造成两种晶体熔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
(4)铜的化合物种类也很多,下图是铜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则晶体的化学式为 。
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
(1)当x-y=10时,该粒子为(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写出y =3与y =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当y=8时,粒子可能为。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请推断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R离子的电子式,
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其电子式为。
(3)Z在Y单质中燃烧的产物电子式为,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4)Y、Z、W、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5)W单质与Z的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图是中学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标出A~Q14种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
|
|
|
|
|
|
|
NO2溶于水生成HNO3和NO,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原理制取HNO3 。
3NO2+H2O=2HNO3+NO(第一次吸收)
但这一步NO2的吸收率只有2/3,还余下1/3的NO。为了更多地吸收NO2,工业上通常把生成的NO再次氧化为NO2,再次用水吸收
2NO+O2=2NO2(第一次通O2)
3NO2+H2O=2HNO3+NO(第二次吸收)
如此循环,可以使NO2全部转化为HNO3 。
现有3升NO2,如果按上述方法进行循环氧化吸收:
(1)则第二次吸收后,NO2的总吸收百分率为(可以用分数表示,下同),第二次通入O2的体积为升,第三次吸收后还剩余NO升。
(2)第n次吸收后剩余NO的体积为升(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如果要使3升NO2恰好完全转化为HNO3,则需通入O2的总体积为升。
(所有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已知A为金属单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部分产物未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D的化学式:BD;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