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12分)已知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W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X、Y、W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Q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元素Y、Z、W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M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3)Q+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下图是由W、Q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该晶体的化学式              。(黑球代表Q原子)

(4)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5)Z2X4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QW还原为Q2W,已知当1mol Z2X4完全参加反应时转移了4 mol电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6)一种处理汽车尾气中ZW、YW2的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使两者反应成无污染的气态。已知反应生成1gZ的单质时放出4.3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7)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最早用于有机废水处理,下图是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M废水的装置,其中3是质子交换膜.负极所在的左室中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图二是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图(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 P(s)和Cl2(g)反应生成PCl3(g)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 P(s)和Cl2(g)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g)的△H1与P(s)和Cl2(g)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g)的△H2关系是:△H2______△H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①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属于反应;
②由苯制取溴苯:,属于反应;

0.1 mol某液态烷烃完全燃烧需要消耗0.8 mol 氧气,写出符合该物质化学式的烷烃的结构简式并写出每种物质系统命名的名称

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n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总反应方程式

有如下两个反应: A 2HCl+Ba(OH)2===BaCl2+2H2O
B 2Fe3++Cu==2Fe2++Cu2+
(1)根据两反应的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AB(填“能”或“不能”)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原因是
(2)根据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
①负极材料是,正极材料是,电解质溶液是
②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③若导线上转移电子0.2mol,则负极质量变化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