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后,同学们将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1)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2)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1:只有碳酸钠。
猜想2:只有氢氧化钙。
猜想3: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的猜想:还可能是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猜想3正确。

正确。

正确。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1)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2)同学们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1)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2)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____________现象(填“有”或“没有”),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3)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对浓硫酸腐蚀性有个深刻的认识,化学活动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请你也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实验题目: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
(2)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反思与交流】化工厂生产的硫酸是浓硫酸,实际应用需要各种浓度的稀硫酸,稀释时应正确操作。如在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____________________。

美美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用的无色液体,U型管内均为品红溶液。

(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A中加入适量烧碱,则U型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b端液面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硫酸,向B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型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
(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澄清石灰水、稀硫酸和蒸馏水,请用一种试剂一次将三瓶物质鉴别出来。
(1)写出两种鉴别的方法(只写试剂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其中的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

长途运输鱼苗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生成什么物质?
【进行猜想】甲同学: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你赞同的猜想是(填“甲”或“乙”),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速度,观察到
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填实验操作),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中有气泡出现,该现象说明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乙同学猜想的生成物中有“氢氧化钙”: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预期的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振荡,

①产生气泡,

过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

【问题讨论】
(1)运输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主要目的是
(2)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